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李金平:陈炉游子的陶瓷梦

铜川日报 2019-11-13 07:20 大字

本报记者 朱红卫 刘鑫

陈炉古镇是依塬而建的,道路蜿蜒曲折,站在坡顶放眼望去,古镇的美景尽收眼底,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紧密排布的民居……千年不息的炉火烧出了悠久厚重的耀瓷文化。

在弯曲的山腰上,一座由窑洞和现代化工作场所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即将落成,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这个人就是刚刚获得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李金平。

他带着浓郁的陈炉情结,带着千年瓷都的厚重底蕴,带着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从大山走出又回到大山,扎根在泥土,准备再度绽放。

“我一定也能干好”

李金平生长在陶瓷世家,受到父辈们的影响,从小就耳濡目染,对陶瓷有着独特的感情。

在陈炉镇上,几乎家家都能制瓷,并长期以制瓷维持生计,所以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会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而李金平却为此受到过父亲的责骂,嫌他笨手笨脚,和别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

李金平说,从那时起他心里就不服气,别人能干的事情,我一定也能干好。

心里较着劲,平日里就更加地勤快,这也让李金平很快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1993年高中毕业后,正式开启了他的陶瓷之路。因为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对家乡和陶瓷的深厚感情,在学业上止步后,他毅然选择跟随父亲学习更加成熟的手工拉坯和传统工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李金平技艺日渐成熟,他和父亲办起了家庭作坊,在完成订单之余,他开始自己尝试着做一些更有新意的产品,并且经常去拜访镇上的拉坯高手,认真地向他们学习了很多传统制瓷工艺,这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下坚实基础。

“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我一直希望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能有机会去学习一些新技术,我相信陶瓷产业的发展一定存在更大的空间。”对于年轻的李金平来说,怎样在传承中创造出贴合时代发展的产品,成了他思考最多的问题。

李金平扎实的拉坯功底和创新灵活的制瓷思路给他创造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1998年,在一次偶然的交流学习中,他受到关注并被聘任为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教辅,这为他创造了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开阔视野的空间,他一边给学生教拉坯,一边跟着蔡德春教授学习陶瓷工艺。

2000年,李金平来到北京乐陶苑做工艺师,主要负责陶瓷文化艺术交流推广,接触了更多国内外的著名陶艺家。在此期间,他先后协助出版了《陶艺家通讯》8期,与国内外陶艺家共同研究新建、改造现代柴窑,参加了迎千禧两岸陶艺展、钧瓷展、青瓷展、柴烧展等活动。

2006年,李金平被山西省平定古窑陶艺公司聘用为总工艺师,负责全公司工艺技术,先后两次为公司设计窑炉,改进生产工艺,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平定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等专家共同设计制作的国庆60周年献礼国瓷《盛世昇平》被人民大会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中国民族博物馆等多家知名博物馆收藏。

工作期间,他也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自修完工艺美术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全部课程。

“我的根扎在这里”

“我是陈炉人,我的根扎在这里,现在要尽我的能力为家乡制瓷产业的发展做一点事情。”李金平和普通游子一样,心底都有着一份浓厚的家乡情结。

已经回乡几年的李金平,一直致力在陶瓷产品创新上寻找突破,这个工作室倾注着他对陶瓷深切地热爱之情。他说:“这个工作室既保留着传统的痕迹,又把现代科技融入进来,主要是为了创造灵感源泉和交流平台。这里将会成为大学生研创交流基地,他们能把年轻的思想带进来,也会把陈炉历史文化带出去。”

李金平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拉坯成型银奖、“平定刻花瓷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三等奖、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陶瓷成型职业技能竞赛金奖、2016年全国技能大赛优秀奖等。个人先后被授予首届阳泉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山西省工艺美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山西省陶瓷名人称号等。

2017年,李金平被评为铜川市工艺美术大师,2019年被评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根扎好了,才能更好地绽放。李金平走出去,再回家乡,带着更加成熟的技艺和更加坚定的信心,为推动家乡陶瓷产业发展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陕西将在11月底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清零”

11月8日,记者从全省河湖“四乱”清理及范围划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去年以来,陕西省扎实开展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