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三秦学生记者”走进临潼 行走的“思政课”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三秦都市报 2019-11-01 03:15 大字

“三秦学生记者”在华清宫采访本报记者 党运 摄放下课本,走出课堂,走近历史遗迹。10月30日,由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厅、陕西日报社、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再出发。来自陕西省三维发展实验学校的学生记者们来到华清宫景区、临潼区北田街道尖角村王泰吉烈士陵园和北田尖角小学深入采访。聆听革命烈士事迹、了解陕西历史文化、感受劳动的快乐,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记者们受益匪浅。

“三秦学生记者”走进华清宫

感受盛唐文化体验红色教育

触摸历史遗迹

珍惜当下生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在九龙湖前,当讲解员问起谁知道有关华清宫的诗句时,好几位“三秦学生记者”念出了杜牧《过华清宫》里的诗句,可见,他们之前已经做了不少的功课。

讲解员围绕华清宫、骊山的历史典故展开了生动翔实的讲述,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聆听着,并拿出了纸笔,详细记录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每一个故事。在飞霜殿前,同学们了解到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在“海棠汤”“莲花汤”等御汤遗迹,小学生们感受到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同时,他们还满怀好奇,争先恐后地向讲解员发问,“池子里的积水是温泉水吗?”“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热气往我手心里直钻呢?”“为什么汤池的形状是莲花形的?”……

一边是盛唐文化,一边是红色教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记者来到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地,五间厅、三间厅、荷花阁……触摸着墙上保留着的弹痕,观看着展板上的老照片,以及房间里按原貌复制摆放的桌子、椅子、茶具、电话等,学生记者们看到了历史的真实脉络,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他们纷纷表示,不忘历史,要努力学习,珍惜当下。

教与学、思与行,触摸历史遗迹,在千年文化之旅中穿行。此次的“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为小学生们提供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切实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为思政课点赞

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整理自己的采访纪要,讨论着采访要点,构思新闻稿的要素,“三秦学生记者”通过行走、参与、体验,更好地感受到了盛唐的文化历史,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原貌。

陕西省三维发展实验学校六年级的郑雨涵说,“与平日里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我更喜欢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接触大自然,全身心地去投入、去观察、去发现。我之前也参观过一些历史人文景区,但这次通过讲解员给我们讲解,边走边记录的方式,可以让我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五年级的马一可同学认为,“我通过参观采访,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很喜欢这种思政课的方式,边走边写有利于更好地记忆。”

带队老师、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副校长陈超认为:“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对教育,对孩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学校一直强调对学生德智能全面发展,不仅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更要在实践中汲取真知和力量。这次学生通过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开阔了他们视野,增长了阅历,这也是思政教育一种最好的方式,相比在教室里一味地说教,这种方式更加直接,点赞思政课。同时,学生的胆量、自信心、沟通交流能力等也都通过此次活动得到了锻炼。”陈超还表示,通过这次的活动,在为学生解疑释惑的同时,也引导了学生们坚定信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本报记者王娇莉

新闻推荐

陕西省推动进口商品进超市进市区

本报讯(薛文静记者石喻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买渠道便利,进口商品呈现购销两旺的市场态势,在大街小巷也催生了许多跨境电...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