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众志成城 追赶超越 三秦都市报前三季度表彰奖励暨2020年大发行动员会昨日举行

三秦都市报 2019-10-17 02:07 大字

10月16日,三秦都市报前三季度表彰奖励暨2020年大发行动员会在西安举行。陕西日报社社长,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伟出席并讲话。

会上,表彰奖励了2018年度赵超构奖一等奖获得者、“先锋人物”“青年标兵”“报社好人”,获奖代表和优秀业绩部门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中,有90后记者“新兵”,有入职25年的老员工,有数十年坚持新闻一线的记者,也有20年来为读者送报服务的发行人员,还有紧跟互联网电商企业共同成长的广告经营人员……

讲话抢抓机遇担当作为

会上,陕西日报社社长,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伟提出三方面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发行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发行工作的责任感。发行工作一方面体现我们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要树立信心,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主动性。唯有改革,才有生路。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我们要用好的制度,激励我们的员工创作更多的好栏目、好作品,结合品牌化、专业化的营销模式,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黏合力。

要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将三秦都市报早日建设成为搏击市场风浪的领先者。希望三秦的同志们珍惜机会、抓住机遇,按照社委会确定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谋划,大力拓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让三秦都市报成为搏击市场风浪的领先者,让每位员工更具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动员众志成城追赶超越

“距年底只有75天时间了,我们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打好收官战,众志成城,追赶超越,人人奋起直追,发行广告各项工作年底冲刺!”三秦都市报社社长高敬毅做动员讲话,他说,今年大事多、喜事多!我们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方略,贯彻陕西日报“同心同向同力”,“全面统筹深度策划融合传播”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优质资讯、贴心实用,“小、精、快、深”为特色,用质量和特色吸引读者,以策划为引领,出新出彩,对标中国新闻奖,做到周周有小策划,月月有大策划。加速报网深度融合,全媒体联合作战,打出三秦报网全媒新特色。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赢得广泛好评。今年以来,6次获得省委宣传部综合阅评,8篇新闻报道及论文获得陕西新闻奖,5篇新闻报道荣获赵超构新闻奖,9篇新闻报道、融媒体产品荣获社内融媒体贡献奖和突出报道奖。

他说,我们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努力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我们要继续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用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营造正字企业文化。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白,生活上清苦。开展三提,“提倡正气,提升素质,提高效率”。大力开展三赞“赞组织,赞同事,赞自己”,三比“比作风比干劲比实绩”。

“没有劈不开的柴,只有不锋利的斧头”,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并转化《三秦都市报》25年积累的市场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再造移动新闻平台,发展教育培训产业。让三秦报网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颁奖本报9位优秀员工获表彰

会上,陕西日报社社长,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伟为2018年度赵超构奖一等奖获得者代表颁奖,李佳领奖。

三秦都市报社社长高敬毅、总编辑刘国英、副社长史经学为本报第四届“先锋人物”“青年标兵”颁奖,王超、和平、白圩珑领奖。

三秦都市报社副社长史经学,副总编辑祝光、秦峰、王宏哲为本报第五届“报社好人”颁奖,获奖者分别是刘娟、唐明军、陈刚、杨少卿和周婷婷。

手捧奖牌,王超说:“要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把身边的事做好,把应尽的责任落实好。”“怀着对这份报纸的情怀,以及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我和三秦都市报一起走过了25个春秋!”本报25年的老员工陈刚说,与报社同呼吸,共命运,继续做好“报社好人”。

分享一等奖作品如何诞生

李佳采写的《西安交警首次发布预围挡区域交通预警》一稿,获得了2018年度赵超构新闻一等奖,她向大家分享了这篇报道的“前世今生”。2018年8月,网上有一篇吐槽围挡给出行带来不便的热点话题。看到此消息后,李佳想,围挡多是现状,市民出行是迫切需求,如何通过报道为市民提供真实、全面的资讯,为职能部门分忧,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跟风网上的热点炒话题”。于是,经过沟通,西安交警决定立即召开座谈会,请热心市民代表、媒体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一起,探讨当时因占道施工围挡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的困扰,了解广大市民对交通出行的期望、对施工管理的要求、对占道施工围挡管理理念和组织模式的期待。与此同时,她已经对前期收集到的疑似存在问题的54处围挡现场进行了逐一走访。

通过座谈会的方式直面问题,这本身就是创新。而在座谈会现场,交警坦言城市全面建设难免给交通带来“阵痛期”,因此决定发布预围挡消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指导,也方便市民监督,报道获得广泛好评。李佳说:“我爱我的工作,我已经和我的工作‘相恋’7年了,但一点儿也没有‘七年之痒’的感觉。”

90后记者:采访必须肯吃苦

90后记者白圩珑,践行新时代青年有担当、有作为的精神风尚,对于各项工作不分分内分外,除了完成部门的采访任务外,报社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认为,采访报道“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必须要吃苦、肯吃苦!“对于记者来说,主要的工作地点不是办公室,而是在采访的第一线,正因如此,采访必须肯吃苦,因为好新闻不是坐在电脑前想出来的。”白圩珑回忆道,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为了采访寒冬中的深夜工作者,他连续好几周通宵采访,体验环卫工、放心早餐摊主、蔬菜销售者等工作,冷风吹得他脸疼,脚下冷得站不住,但是这些都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

本报“先锋人物”和平,党龄有25年,入职15年以来,先后在记者部、新闻调度策划中心、社会新闻部、呼叫中心、经营中心和分类信息部等多个部门工作过。他说:“不管在哪个部门,都要用拼劲、韧劲与不服输的犟劲做好本职工作,进机关、走乡村、跑市县,访厅局,通过我们的报网稿件服务,架设联络共赢的桥梁。”

发扬“互联网精神”与客户共成长

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经济出现的每个领域,都给传统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也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业经济部张永宁作为广告业绩优秀部门的代表分享了自己从2012年进入报社开始开拓互联网电商客户的故事,几年时间,她也跟着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电商企业共同成长。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她说,“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在与客户的沟通合作中,我也深知这个道理,针对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制不同的合作方案。盘活资源,为报社服务。”

老员工20年坚持发行一线

读者每天早晨第一眼能看到三秦都市报,这里面凝聚着发行人员的辛劳。今年47岁的葛新昌是本报20年的老员工,他代表发行中心进行了表态发言:“在目前社内编采内容质量持续向好和广告经营稳定向上的同时,我们发行部门也一直在努力,紧跟报社发展的整体步伐,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主动配合报社各部门,做好发行物流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认真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投递服务质量;全力以赴,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征订任务;有效支撑,强有力的做好后勤保障!”

“从2003年1月入职报社,马上就17年了!”唐朝说,作为一名行业记者,“不在采写新闻,就在采写新闻的路上”“不在拜访客户,就在拜访客户的路上。”近17年来,工作中加班是常态,参加活动、采访,到家常常晚上八九点以后。有些周末,不得不舍去难得一点陪伴家人的时间,去参加活动。

唐朝认为,作为行业记者,不仅要能采访、善写稿,还需要熟练运用新媒体。对于重要的活动,需要第一时间用文字、图片和视频,通过微博、网站及相关平台现场发布新闻。不仅要能发现新闻线索,还要能为企业参谋,为行业健康发展发声,为合作伙伴提供超值服务,为用户创造惊喜。在唐朝看来,数十年的坚守新闻职业,为此鞠躬尽瘁,凭借的是朴素的新闻理想、职业责任和良心,“敬畏于职责,忠诚于良心,无愧于生活与生命。”

文/本报记者姬娜图/本报记者陈飞波党运

新闻推荐

国际专家“慧聚”西安为陕西苹果发展献策

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文森特巴士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实习记者赵婧文/图“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