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雕刻师”徐立平 我只是尽了应尽的本分
开栏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省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典型、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即日起,本报将开设“壮丽70年最美奋斗者”专栏,对新中国成立70年建设历程中对陕西省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进行报道。
“我是一名来自航天一线的普通工人。”介绍起自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的徐立平总是这样谦和地说。从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节目录制,到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到2017年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再到今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70年中国最美奋斗者……
与危险为伍的“雕刻火药”
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为各式各样、大大小小装填有高能量推进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微整修”。就是按工艺要求,用特制刀具,对已经浇注固化好的推进剂药面进行精细修整,以满足导弹飞行的各种复杂要求。因为工作过程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危险性,而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
0.5毫米有多厚?也许很多人没什么特别概念,但对徐立平来说,却异常的清楚。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一张纸的厚度,堪称完美。
徐立平从事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而与精准相比,这个岗位的高危性则更令人生畏。固体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员在整形时犹如躺在炸药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大发生静电放电,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选择整形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与危险为伍,与死神做伴。徐立平所在的航天科技四院7416厂被称作花园式工厂,但掩映在鲜花绿树中的却是一道道高高筑起的防爆墙,警卫森严。进入工作的厂房,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保密教育和防护措施。不能穿带铁跟铁钉的鞋,不能带任何可能产生火星的东西,手机要存放到指定位置,要穿上特制的防护服,戴上厚厚的口罩,要多次触摸导静电棒,释放身上的静电,还有拍照时绝对不能开闪光灯。
深刻领悟航天精神的真正含义
时间回到1987年,不到19岁的徐立平从航天技工学校毕业后,来到母亲曾经工作的地方——航天四院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整形车间。入厂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发动机点火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和腾起的蘑菇云,深深地震撼了徐立平,而随后的安全培训更是让他刻骨铭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这门手艺。在师傅的指导下,他一刀一刀勤学苦练,练到手臂酸痛也不肯停下,刀具都不知道练坏了多少把。
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研制攻坚阶段,发动机药面却接连出现故障,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人进到发动机里面一点点地挖火药,直至挖到界面故障处,才能探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这意味着,以往站在火药外进行的工作,这次得钻进成吨的火药堆里才能进行。
没有丝毫犹豫,一支平均年龄三十岁出头的突击队迅速组成。院、厂领导第一个钻进去查看情况,经验丰富的班组长打孔探明位置,车间主任当起了“首操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当时还不到21岁的徐立平,主动请缨加入。为确保安全,规定每人每次在里面最多干上十分钟必须出来,换人再进。
作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徐立平每次进去总要多坚持几分钟,好让师傅们多缓一会。他回忆道,“当时,在里面除了挖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紧张的心跳。”就这样,如同蚂蚁啃骨头一般,两个多月,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最终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当经过修复后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我们突击队的队友们激动地相拥而泣。那时,是他们让年轻的我深刻理解了航天精神的真正含义。”徐立平说。
挖药过程中,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等各种身体不适和病痛……任务结束后,长时间在密闭空间里接触火药,火药的毒性发作了。徐立平的双腿疼得几乎无法行走。所幸的是,在高强度的物理训练下,徐立平的双腿逐渐恢复过来。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自己都不记得承担过多少次了,而每一次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再艰难的道路总要有人走,再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干!”这是徐立平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坚守初心为国铸剑逐梦航天
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使命和担当,但航天精神却一脉相承。2001年,徐立平的一名工友,因操作时刀具不慎碰到金属壳体,瞬间引起发动机剧烈燃烧,工友当场牺牲。徐立平万分痛心、暗暗发誓,只要自己还在整形岗位,一定要研制出更好用、更科学的刀具,规避危险。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他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整形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设计、制作和改进了好几十种刀具,其中九种申请了国家专利,两种已获授权,一种获得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创新大奖。
还有一种以他名字命名的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立平刀”,让工作人员的操作可靠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有力保证。“每当看到导弹发射、火箭上天的时候,每当看到自己精心呵护的一件件大国重器高耸云端的时候,心中的自豪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那一刻,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30多年来,我只是兢兢业业的尽了我应尽的本分、做了我职责内该做的事情,组织上却把无尚的荣耀给了我。面对聚光灯下的荣耀、面对此起彼伏的掌声、面对各种沉甸甸的荣誉,说心里话,除了激动和感恩,我更多感到的还是责任和压力,有时甚至是惶恐和不安。”徐立平说,作为一名一线工人,他深知他只是全国各行各业无数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平凡普通的技能工人大军中的一员,“他们中的许多人比我更优秀、比我付出的更多,我只是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他们的代表,走出来接受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鼓励和褒奖而已。”
“我所接受的关注和赞美,是与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体航天人的拼搏付出分不开的,我是站在万千航天人的肩膀上,才收获了如此的盛誉。”徐立平说,他所接受的赞誉和掌声,是党和国家、是社会大众给予全体航天人的,也是给予像航天人一样的所有光荣的中国的劳动者和奋斗者的。
本报记者王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晨)昨日来自省委组织部消息,陕西省级机关将公开遴选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141名,其中34名职位...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