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风吹芦笋林 召唤幸福来

渭南日报 2019-09-21 10:49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虹

在华州区下庙镇南解村渭河以北广阔的土地上,秋天的阳光像金子般洒满大地,地里的芦笋已长至一人高,芦笋林深处便是解双林的“窝”。

前两年妻子离世后,解双林成了孤家寡人,孩子已成人,无需照料。自2017年冬种下这片芦笋,芦笋地便是他的家,吃、住、劳动、休闲,都在地里。尤其是去年干旱,大部分芦笋苗旱死后,他对这片土地更上心。

今年整个夏天,他都光着膀子赤着脚,穿条短裤在地里劳动。阳光赋予他黝黑的皮肤,他用汗水浇灌出芦笋的生机。“从来没见过谁家芦笋长得这么好。”9月2日,前来看望解双林的合作伙伴高江明给予高度评价,这让解双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不好对不起我的劳动啊。”

南解村是移民村,靠近渭河。2003年8月以前,这里的村民以种芦笋为生,远销日本,带给村民富裕的生活。可是一场洪水改变了土壤,从此芦笋消失了。村民也惧怕涨水误了庄稼,大片土地开始荒芜。好点的土地,种的也只是小麦、玉米,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

要带领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就要有胆识,敢创新,肯吃苦。2017年年初,作为南解村的村委会主任,解双林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和村支书卫锐战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近年来陆续有人种芦笋,效益不错。于是两人去山东考察,通过学习,确定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南解村贫困人口发展致富。解双林为合作社负责人,他拿出积蓄,加上扶贫资金,开始轰轰烈烈的芦笋种植。

他把渭河以北荒滩地势略高的土地流转过来,种了250余亩芦笋。这片芦笋不仅是他的未来,也孕育着整个移民村的希望。

“我们的芦笋属于订单式种植,全卖给高江明,销路不愁。”解双林说。

高江明从1986年开始从事芦笋的收购和深加工,是芦笋业的行家,他对解双林给予厚望。“目前,下庙镇和柳枝镇都有芦笋产业,陕西其他各地也有,都是散户,一家四五亩,没有连成片。解双林种植的芦笋算得上全陕西面积最大的。”

为了做好管理,今年他花了10多万元购买了一条船放进渭河,方便农用物资从南运到北。又打了井,做了滴管灌溉。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势良好的芦笋,让人们看到希望。在他的带动下,陆续有人种植的并请他托管,现在他的合作社有近400亩芦笋。

芦笋三年才能达到盛产期,谈到未来,解双林算了一笔账:“这近400亩芦笋,一年光管理费都要花近百万。浇水,一亩地得60元,一年浇三四次得六七万元。施肥,一袋肥料165元,一年施肥四五次得30万元。锄草,一亩地200元,一年四五次得30多万元。各种费用加起来,共投资了130多万元了,我把给儿子买房子的钱都花了。按今年的长势,到盛产期,以现在的芦笋价每公斤9.5元来算,一亩产1500公斤,年纯收入至少在200万元以上。芦笋一年种植,以后只需管理,能长10年呢。”

如今,站在芦笋地里,一眼看不到头。秋风拂过,芦笋翻着波浪,光着膀子的解双林像条鱼,快活地游走在绿色的海洋。

新闻推荐

在世界屋脊上守护母婴生命安全 记陕西援藏妇产科医生罗蒙新华社记者 蔺娟

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一轮明月仿佛触手可及。这是陕西医生罗蒙在西藏阿里地区度过的第5个中秋节。虽说“月是故乡明”,但...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