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观念演出:科技与非遗结合的多种可能
陕北说书人坐在舞台中间的一棵大树下,树叶随着说书人高亢苍凉的声音纷纷摇落,轻型无人机拖着白色的塑料袋摇曳,制造出随风飘荡的感觉,到后来许多白色的塑料袋被无人机拖着漫天飞舞,最后像一场大雪一样落下……
这是张艺谋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的开场演出,9月14日,《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第三季的舞台上所呈现的非遗项目有陕北说书、京族独弦琴演奏、西北民歌花儿、泉州南音、彝族海菜腔、侗族大歌,同一个舞台上所使用的科技则有无人机、机械臂、人工智能、激光等等。
侗族大歌
最高精尖的科技和非遗的结合是《对话·寓言2047》系列最为突出的标志,在这个基础上,每一季的演出不断翻覆出新的花样。第一季中长调、陕西碗碗腔、泉州的木偶剧等与机械臂、全息技术、激光等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结合,中间的诸多表演如《三岔口》中19个iPad播放着漠然的人脸,以及最后的作品《织机·精灵》中,无数的球猝不及防地暴雨般落下,都是对于科技对人的异化的深刻隐喻。这种第一季奠定的对于某种正在逝去的传统的感伤贯穿在每一季的演出中。
从每一季看来,在科技与非遗的“对话”之余,张艺谋也在《对话·寓言2047》的表演中不断填充新的内容,如第三季中非常显著的对于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这个落到实处的问题让第三季的部分表演显得更加易于把握的同时,也消解掉其作为观念演出的某种不落言筌的轻灵感,如彝族海菜腔与巨幕投影的结合,巨幕上从碧海蓝天到逐渐被垃圾占满,无人机拖着的大鱼在舞台和观众席的上空“游动”,虽然带给观众一些颇有趣味的互动感,但是整个表演却是较为简单直接的。
彝族海菜腔
《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表演中有的科技和非遗几乎是隔离的,比如第二场笙的表演艺术家吴彤坐在一个黑色的高大方盒子上,盒子里是激光的炫目闪烁,盒子里有舞者穿着缀满灯的衣服在跳街舞,二者的“对话”意味其实是比较弱的。
纵观张艺谋所有观念演出系列,每一场的品质良莠不齐,其实做得好的演出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完全激化科技与非遗的冲突,要么就让二者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任何生拉硬凑去突出某一个演出形态或者是某一种科技样态都会让演出显得两层皮,显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隔离感。
比如第三季“激化冲突”的演出就是做了一个拟人化的机械臂,它和舞者有一段舞蹈,然后还是显现出作为机器的“残忍”,把舞者推下舞台。还比如侗族大歌的部分,歌者们仍然是像在村子的田间地头里那样坐着吟唱,只是地扪侗寨的青山绿水被换成了悬在歌者头顶上的几十块组成各种形状的显示屏,这些在昏暗的舞台背景中闪着强烈光芒的显示屏虽然投射出波光粼粼的梯田或者蓝天、星空,但仍给人一种强烈的末世感。这或许是这个观念演出隐藏在声光电背后的深刻意义:我们始终需要在五色炫目、五音乱心的光与色中去努力辨认什么才是真实。
机械臂与舞者
而科技与非遗结合得很好的则是如第一个表演:无人机作为演出的一个辅助,制造飘零感,还有最后一个演出中舞台的左边是架子鼓右边是京剧的戏班,两者被改编在一起和谐又有力量。
当记者问及张艺谋非遗和高科技需要找到怎样的结合点时,他说:“更多是通过音乐。举例来说,海菜腔像咏叹调一样,投影中的海水慢慢被污染,这时候你听到的音乐会让你很感动,同时也心情沉重。这是音乐让两者结合,带给你的新的感受。无论是高科技还是非遗的传统文化,在观看节目时会有情感感受,我们要抓住这种情感感受,把握这段氛围的情绪走向,从音乐的角度把非遗艺术重新做一个简单的整合和利用,再跟科技做一个节奏上的融汇,这样产生的化学作用非常大,1+1大于2,能够将情感传递给观众。我相信,像大海、多媒体互动和海菜腔这样的音乐配合,通过音乐家这样的处理之后,产生的功能会非常大,而且非常独特。”
京剧与街舞
当然《对话·寓言2047》最大的意义或许仍然是为那些散落在穷乡僻壤的非遗音乐形式提供舞台。张艺谋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过去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当你真的每一次、每一季都要去选择、去了解,让它跟现代科技的表演产生碰撞,无论它是怎么样的一种对话方式,其实每一次走近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都让我很感动。你看这些歌唱者,相信所有人不一定能听懂歌词,但当那样的歌演唱出来,跟科技的东西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以后,你会感动,这就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
演出后这些非遗音乐形式的歌唱者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如花儿歌手马俊说:“我是一个典型的民歌歌手,唱花儿出身,十几岁开始唱,在各种舞台上都唱过,但是跟多媒体合作这是第一次,也是整个花儿界的第一次。我唱了一辈子花儿,我这一辈子也有了交代。”
新闻推荐
9月15日,观众在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的秦始皇兵马俑展上参观铜车马复制品。新华社发这是9月15日在泰国曼谷国家博物...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