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用行动诠释医者初心 —记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红兵

渭南日报 2019-09-12 02:39 大字

本报记者 惠晓翠

从刚入行到可以独当一面,他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医学事业,用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大爱谱写生命的乐章,也用自己的从医经历演绎了一个永恒不变的哲理:不忘初心,贵在认准方向,全力以赴,永不放弃。他,就是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红兵。

他,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9月5日下午5时许,记者见到李红兵时,他刚从门诊回到办公室,接待了一天患者的他略显疲惫。“我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战等着我。”说起自己的职业,他立马神采飞扬。交谈中,记者得知,对精湛医术的追求和对医德的坚守,构成了李红兵从医的两条主旋律。

“为什么会选择感染性疾病科这个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学科?”记者笑着问道。“这个学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2005年,我刚到市中心医院工作时,看到很多群众身患传染病却极力回避,不愿正视,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其实,只要正确应对,传染病并不可怕。”李红兵告诉记者,其实,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传染性疾病斗争的历史,天花、霍乱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曾经夺去很多人的生命,但也催生青蒿素的发明。作为一名医生,他需要做的不仅是改变普通群众对传染病的错误认识,更致力于医治这些疾病。

从事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15年以来,李红兵始终将“学习”二字摆在首位,曾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周末,当别人休息时,他却奔波在各种学术会议的路上。“常规传染病的威胁持续存在,新发传染病又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医生‘一专多能’,如果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李红兵笑着说道。

参加《陕西省手足口病(EV71)诊疗专家共识和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在《中华传染病杂志》等杂志发表科研和临床论文近30篇……多年坚持不懈地学习使他收获了诸多的科研成果。从主治医师到业务骨干,再到科主任、主任医师,与同龄的医生相比,李红兵的成长很快,但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坚定而踏实,因为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做支撑。

他,心中时刻装着患者

时间回到2017年2月15日凌晨1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夜的宁静,也惊醒了熟睡中的李红兵。

“李大夫,我爸突然吐血了,你快救救他!”电话那头,家住华阴的王女士焦急地说道。“你先别着急,我立马安排救护车过来接你们。”李红兵拿起外套就往医院赶,路上,他电话通知科室做好各项急救准备工作。

此时,他心想着,王女士的父亲由于肝硬化来医院就诊过很多次,从刚才电话中王女士描述的症状来看,他初步判断老人此次吐血的原因是消化道出血。

30分钟,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喝杯茶、看份报纸的时间。可在救护车从华阴赶来的30分钟里,李红兵的急救准备工作已然就绪。老人一到医院,就医绿色通道随即打开,检查、救治工作迅速展开。之后的检查结果也证实了李红兵的猜测,老人患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等到老人病情稳定时,天已大亮,李红兵一夜未合眼,感动了在场的家属。

他,收获了患者的信任

李红兵深知,自己面对的是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痢疾、肝病、艾滋病、禽流感等疾病患者,从事的是高危职业。“但我从不后悔选择这个学科,作为一名医生就要有奉献精神。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干这个学科,谁来救治患者。”李红兵告诉记者,感染性疾病这个学科专业性强、疾病诊治个体化要求高,病情一刻也不容耽搁。因此,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或科室收治急危重病人时,他随叫随到,哪怕是深夜。“放弃节假日是常事,记不清楚有多少个春节是在科室同病人一起度过的。”李红兵感慨地说。

与病人建立信任感,是他工作的“法宝”,这也使他和很多患者成为朋友。“他们邀请我去家里吃饭,都被我一一婉拒,患者的认可给予我很大的鼓励。”李红兵自豪地说。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被患者的咨询电话打断4次。“患者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搁!”李红兵告诉记者,“临床如履冰,求索无寒暑。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了奉献!”没错,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尽最大努力使患者恢复健康,对得起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托付,用这份信念守护着群众的健康……

新闻推荐

陕西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闭幕 郝跃当选省侨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华商报讯(记者毛蜜娜)9月11日上午,陕西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主持会议,...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