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文博大咖” 共话“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
“多元·变革·开放——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国际论坛现场8月30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支持,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多元·变革·开放——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国际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国内外40余家文博单位和大学的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时代博物馆的理念变革与实践创新”“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信息共享与文化传播”“多元文明下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与交流合作”等议题,以及当前博物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全球化和新技术改变了博物馆的管理方式以及博物馆服务大众的方式,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变革。”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馆长劳拉·简·派伊在《多元文化、变革和开放: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的主题发言中说,近年来,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通过远程访问博物馆、远程教学等新方法,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美的文物,学习博物馆相关知识。同时,利用新技术对藏品进行管理,把一些藏品资料上传到网络,学者们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些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是当下最具挑战性的话题。
“对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进行大数据分析显示,30岁以下的‘网生代’比例高达50%,他们对网络有很高的熟悉度与依赖度,具有很强的自我心理和创新心理,同时,他们追求文化的价值认同,敢于突破传统文化的局限,乐于创造新的文化类型。”湖南省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吴镝在题为《推动新融合拥抱新公众》的主题发言中介绍,湖南省博物馆深入研究数字时代新公众——网生代的特点与需求,把数字技术作为提高博物馆公众服务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新引擎,将其积极运用到博物馆展览、开放、教育、传播、文创、研究等各项业务工作和综合管理中,不断开展多元化的融合创新,以更好地含蕴传达文化价值,更有效地服务当代人的精神养成和文明生发。
“国际文物交流展览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承担着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对话及相互尊重和欣赏,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职能。从全球情况看,不仅发展中国家、文明古国在输出文物展览方面有积极作为,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在部署和实施包括文物出境展览的一系列文化战略。”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庞雅妮在《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主题发言中透露,1985年到2019年,陕西共举办出境文物展览210个348场次。庞雅妮认为,在跨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应该统筹规划,制定灵活差异化的国际文物展览交流政策,继续加强对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国际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以及东亚文化圈的博物馆应成为举办中国出境文物展览的重点;要针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博物馆,选择策划不同的展览主题,同时要对新的重大考古发现及时进行转化。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一啤酒品牌起名“啤甘” 谐音陕西不雅方言 业内:商标起名小心弄巧成拙,毁了企业声誉
人如其名,运用到产品品牌上也同样适用。一个好的名字能自带记忆点,很好地抢占消费者的心理认知,而一个不恰当的名字可能会让...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