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文化科技融合凸显西引力

西安日报 2019-09-11 05:20 大字

■记者雷县鸿

西安是历史文化古都,也是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创新型城市。过去的2018年,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等推出的《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中,西安与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名列前茅;包括文化科技融合在内的文创产业,成为西安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西安市以文化为基,赋予科技崭新的生命力,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让这座千年古都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文化科技融合高端会议接连在西安举办

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挖掘、培育全市文化科技产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全力推动包括文化科技融合在内的文化产业,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的聚集、引领、辐射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电竞游戏、人工智能等全门类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格局和全产业链。

随着西安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日益强劲,与文化科技融合相关的高端论坛和会议接连在西安举办。

其中,2019年2月,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高新区举行。来自国内文化科技领域的大咖会聚古城,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热点,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形态和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下创新生态的构建等话题,进行产业讨论和巅峰对话,并展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新生业态,分享优秀案例,为进一步推动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产业氛围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助力。

6月,以“文化链接科技,赋能创新西安”为主题的2019西安国际创业大会暨全球INS大会在西安曲江举行,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创投大咖、国际创业先锋、新经济领域领军人物、本土创业明星等嘉宾参加。大会致力于推动全球化发展、科技文化创新、跨行业互联及多方合作。大会期间,2019西安国际创业大会、“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座谈会、2019西安·全球INS大会、2019西安国际创业大会嘉年华4个主要活动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大咖聚焦人工智能、智能通讯、数字创意智造、短视频、红人经济、零米生活圈、城市更新、文旅融合、文化矩阵升级等前沿领域,为西安拓展国际视野、创想科技未来、打造西安“双创”升级版注入前沿科创动力,也让到会的众多西安文化科技企业受益匪浅。

发挥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近年来,西安市发挥文化、科技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大学”战略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通过整合相关大学周边碎片空间,构建“院区、园区、校区、街区、社区”五区联动的多样化空间载体,同时践行“城市校友学校”发展模式,使得地方与高校深度融合,让西安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动力。

其中,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建设发展富有成效。诸多入驻企业从这里起步并发展壮大。如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唐凌,在校期间就创办了自己的“互联网版权”公司——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后,还被纳入碑林区双创“龙腾计划”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纸贵公司已在北京、杭州、武汉以及首尔、新加坡、伦敦等地设立了分公司,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

2018年8月,西安市还出台了《关于支持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推动该产业带发展迈上新台阶。如今,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与西北大学签约共建“文化西大”,与长安大学签约共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约共建环大学数据智能小镇,与西安工程大学共建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与此同时,西安高校也积极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比如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据了解,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发挥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区域科教资源优势,搭建合作转移创新成果的高效平台,打造具备科技资源“吞吐”能力的创新“港口”。先期建设“科创基地(校区)”、“智慧学镇”等试验区,并逐渐推广试验成果,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终建成“政校企社、产学研创”为一体的创新港区。

此外,从2018年以来,西安市积极举办“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系列活动,已相继举办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众多专场活动,吸引了广大西安高校校友积极支持大西安建设,为西安包括文化科技融合在内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参加“质量开放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和平)9月10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2019年陕西省“质量开放日”活动。实地参观陕西质...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