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保专家缅甸修复文物
工作人员检测壁画地仗强度。
历史悠久的缅甸蒲甘古城,因佛教圣地和佛塔林立而闻名遐迩,现存佛塔寺院达2300余座,被称为“万塔之城”,是亚洲三大佛教遗迹之一。今年7月10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蒲甘佛塔及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岁月的沉淀让蒲甘拥有撼动人心的美景,然而历史的风霜,也让蒲甘座座佛塔的保存面临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处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来自陕西西安的文物保护专家工作组远赴缅甸,为蒲甘古城他冰瑜佛塔的地震灾害、风化破坏进行保护修复前期现场踏勘、测绘与评估工作。
8月5日,此次赴缅的陕西文物专家组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返回西安。近期,专家组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为大家讲述在国外修文物的故事。
陕西文物专家团队驰援震后蒲甘
时间退回到2016年8月24日下午5点,缅甸发生了里氏6.8级地震,震中位于蒲甘南部城市稍埠以西25公里,这次地震造成缅甸蒲甘地区425座佛塔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应缅甸方面邀请,中国政府立即派出以陕西为主的文物保护专家团队赴缅现场勘察,对缅方认为损害严重的21座佛塔进行了勘察和专业评估、筛选,及时完成了《缅甸蒲甘震后佛塔勘察评估报告》。最终,经多方讨论、协商,确定将“他冰瑜寺”作为首个援助对象。
2018年9月,中缅双方政府就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达成换文签字。今年4月,受商务部委派,陕西文物保护团队赴缅甸圆满完成了他冰瑜寺临时抢险加固支护工作。今年7月,陕西文物保护团队再度出发,对他冰瑜寺开展建筑测绘、塔体稳定性评估、壁画及砖砌体病害调查等前期现场勘察工作。而这已是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伟第5次来到蒲甘了。
“早在2012年,我就已经去过缅甸蒲甘,也参与了震后初期对21座佛塔的勘察、评估与筛选。最终,双方选定的‘他冰瑜寺’,也是当地很具有代表性的一座佛寺。”王伟对记者介绍到,他冰瑜佛塔位于缅甸蒲甘古城东南部,由阿隆悉都王建于1144年,建成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蒲甘最高的佛塔,在蒲甘社会民众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宗教地位。“这5次前往蒲甘,我走访了当地大大小小百余座佛塔。蒲甘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空气都非常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雄浑的佛塔群,是非常壮观的景象。”
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描绘到:“站在他冰瑜佛塔上,可以一览蒲甘古城独特震撼的美景,苍茫大地之上,唯有树木与佛寺静静矗立,佛塔与周围的环境那样协调一致,仿佛是从地下生长出来一般。这样的景象已经延续了千年,无论看上几遍,都让人觉得十分震撼。”
圆满完成雨季应急抢险支护工作
当说起他冰瑜佛塔目前的状况,王伟的口气也不由得沉重了起来,据他介绍,他冰瑜寺历经多次地震损坏、维修,较大的有1976年6.8级地震后做了局部加固、修缮,而2016年的地震,又造成了佛塔三层、四层及以上部分严重受损。“目前佛塔中层外墙、拱券顶部产生纵向贯通裂缝,若再受到外力作用影响或有水渗入,就可能导致拱券坍塌,情况实际上是非常紧急的,我们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也是方方面面的。”
每年的6月至10月是缅甸的雨季,为了防止佛塔在雨季中受到二次破坏,今年4月,陕西文物专家团队就赶赴蒲甘,对他冰瑜佛塔的中层及以上部分进行了紧急防水和支护。王伟告诉记者:“4月这次的应急抢险支护任务非常紧迫,必须赶在雨季之前,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短,只有15天的时间。而我们经过与缅方人员的充分沟通,仅用3天,就拿出了应急抢险支护的方案,利用钢结构作为3层和4层上部的重力支护,4层以上钢绳紧固,并在当地就完成了相关图纸的绘制。施工团队在1个月内就完成了对塔身的加固,这项工作也赢得缅方的高度赞誉。”
7月10日,陕西文物专家团队又再次启程,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完成中国政府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的前期勘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王伟带领的40位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完成了项目范围的地质勘查、建筑测绘与病害调查等工作。由马涛带领的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5名修复师与文物科研工作者,完成了他冰瑜佛塔壁画、灰塑及砖砌体病害的相关勘察。
“他冰瑜寺保留着大量精美的壁画,同时塔身还有大量灰塑、纹饰,大都是佛教内容与风格。我们也从当地了解到,在佛塔内部的墙壁的白色石灰层下,可能还覆盖着壁画。”省文保院文物修复工作者贾甲告诉记者,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会选择几处小条块石灰层进行实验性剥离。“在现场,我们在石灰层下揭露出了灰色颜料和花纹,与墙壁其他部分的壁画颜色花纹非常接近。然后用仪器分析颜料成分和色度并做好记录,同时也进行采样,回国后进行进一步分析,为进一步修复壁画做准备。”
记者了解到,对佛塔的全面修缮工作即将正式启动,工程可能持续9年。
烈日下赤脚登塔工作
说到在国外修复文物和国内有何不同,几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说,最大的挑战便是缅甸的热带季风气候。“我们上一次四五月份去的时候,正是缅甸最炎热的季节,蒲甘地区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而佛塔上部的温度高达62摄氏度。根据缅甸习俗,任何进入佛塔者必须赤足,即使是维修人员也不例外。”王伟告诉记者,在塔上勘测、维修作业时,赤足走过被晒得如烙铁般的地面的感受可想而知。“每次从缅甸回来,我的脚都要褪上一层皮。”
今年7月第一次去蒲甘的贾甲和王展对此也是深有感受。“经过我们的测量,塔下的地表温度达到57度之高,光脚踩在上面只好不停地倒脚,而且上次的应急支护工作中,还铺设了防水层,踩在防水材料上,才真是把我们都烫的‘嗷嗷’叫。”贾甲笑着告诉记者。“在佛塔内部工作也不轻松,闷热的天气很快就能让人的衣衫汗湿。”王伟还告诉记者:“因为蒲甘古城整体都是遗址保护区,所以当地在数年前就已经将佛塔周围的大多数村落居民搬迁到蒲甘新城,在佛寺的周边生活也是比较不便的。”
不过,谈起在他冰瑜寺的工作时光,几位专家们也都表示,这是人生中颇为难得的经历。“有这样一种说法,蒲甘地区的日落,是全世界最美的日落。”马涛告诉记者,近年来,尤其是此次申遗成功后,也让蒲甘古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傍晚时分的热气球,也是当地很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不过像他冰瑜佛塔和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佛塔,一般信众与游客也是不能登顶的,只能在一层参观。我们也是借着工作的机会,看到了这世界上最美丽的日落景象。”
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缅甸的震后文物修复保护工程,不仅是中缅两国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交流,更是两国在外交层面的深化合作,是通过文物保护联通民心,互学互鉴的重大举措。
8月3日,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温敏及夫人一行,在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蒲甘考古局领导的陪同下到访他冰瑜寺,并接见了正在他冰瑜佛塔文物保护项目开展现场勘察、评估和设计的陕西工作组。“我们的工作得到总统先生的赞扬,这件事也让我们所有人感到非常自豪。”在现场接过总统慰问果篮的马涛对记者表示。
“作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蒲甘古城不单是属于缅甸的,也是属于所有人类的共同财富。”王伟告诉记者,近年缅甸文物保护得到国际社会多方援助,在蒲甘地区,长期都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印度、韩国、德国、日本等国也长期参与缅甸震后抢险和壁画修复。“目前,这个项目是近几年来国家对外援助资金最大的文化遗产援助项目,也代表了中国向国际同行展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彰显陕西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实力与风采。我们将严格按照《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缅甸文物保护原则的要求,充分尊重当地宗教风俗习惯,以科学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他冰瑜寺震后保护修复工作,不负两国人民的重托与厚望,为中缅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彦刚)记者8月14日从省招生办获悉,根据今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实际,高职(专科)批次录取开始第二次征集志...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