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口能生香
王盛华
一个朋友曾经问我,你平时最大的习惯和爱好是什么?
我想了想,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烟是吸的,一天离了烟都不行,虽然住院时大夫问我要烟还是要命,我虽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还是照吸不误。酒是喝的,只是不多,三四杯就脸红耳赤。除此,还真一无所长,麻将不会打,进舞场不会迈腿,更不敢搂着女孩子的腰,忸怩作态。人活得有点累,但要说习惯和爱好嘛,那就只能是读书还是读书了。
而且,这习惯和爱好还是从小养成的。
那时候社会穷,我家更不例外,母亲不识字,当然不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训,更舍不得用称盐的钱给我买几本书哄我不喊肚子饥了。加之那时候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下午放学回家,帮母亲把家务活一干完,母亲坐在炕沿上对着煤油灯缝补衣裳,我就趴在炕墙上把书一摊,一会读得就不知了自我。当然,这样的好时光也不常有,因为那个年代煤油也是凭票供应限量的,一月只有四两,母亲要节俭,也不顾我有瞌睡没瞌睡,活一做完就把灯一吹,让我双眼圆睁,听老鼠在屋梁上“咚咚”地跑过来跑过去……
因而,我就喜欢白茫茫的冬天。冬天,学校放了寒假,不用去割猪草也不用去捡柴火,只要纷纷扬扬的大雪下落,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天也黑得比较晚。我就搬一个长凳子,又拿一个小凳子,坐在台阶上,就着雪光,一边读书一边抄写,把帮别人干活能借来都借来的《水浒传》《聊斋志异》之类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差不多都读完了,而且还在废纸的背面抄了几十本,这些自然成了我以后看着都得意的纪念。
正是这一特有的爱好,使我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更知道了那个仰头问天的屈原,醉卧长安的李白,抽刀断水的亡国之君李煜,凄凄惨惨豪情不减的女词人李清照;也知道了开天辟地的大英雄盘古,使我们不再穿兽皮栖树枝的嫘祖有巢氏,叱咤风云的秦皇汉武,驱赶铁骑纵横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及令国人受尽屈辱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还有烈焰冲天的火烧圆明园……
当然,这都是读书带给我的好处,使我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后来年龄渐长,社会进步,一切禁忌也被打破了。在那个觉醒的岁月,在那个“寻根文学”“反思文学”兴起的时代,随着各种贴着“文化”标签的图书蜂拥而至,港台的、欧美的、言情的、武打的、魔幻的全都冲入我眼底,特别是走入书店,面对琳琅满目、装帧精美,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精美图书时,我真的变得有些无所适从,也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记得首次去北京,我就在王府井的新华书店里站了大半天,真恨不得把整个书店都搬到自己家里去。但后来冷静一想,世界这么大,别说一个王府井新华书店,还有中国的四库全书,大英图书馆的藏书,纵使生计不发愁,一辈子什么也不干只读书,也不可能把这些图书都看完呀。于是,当我捧起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时,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尼采曾经说过:谁要学习飞翔,必须先学习站立,奔跑,跳跃和舞蹈。对于我自己而言,在茫茫的图书大海中,那就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得手不释卷养成习惯。
说到兴趣爱好,我是搞写作的,当然不可能研究园林设计一类的书籍,有时为了写作的需要,了解一些也有可能,但不可能深钻下去;至于读好书,特别是当今社会,图书市场加之各种网络泥沙皆下,你得沙中淘金,拣最经典的,也就是说千百年来已经被历史所冶炼、被读者所乐道、能给人开悟的好书来读,比如先秦诸子、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品文,以及20世纪30年代胡适、林语堂、沈从文等一些大家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来读;多读,是指对各种知识都了解一些,增加自己的阅历和见识,但绝不去读那些应景文字和速朽文章,因为写这类文字的人,不仅苦了自己而且还害了别人。因而多读书,读好书,久而久之,处闹市就能心手自如,对宾朋也能口能生香,悠悠哉,清茶一杯,笑看终南云聚云散,花开花落,荣辱随意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国学机构联席会议副主席、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客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遥远的白纱巾》,中短篇小说集《野山野情》,散文集《梦里丁香》,诗集《梦在雨季》,报告文学集《北方的星》等30余部)
新闻推荐
7月22日,由小白兔口腔医疗主办,3M中国、陕西丹特威齿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3D全瓷美学高峰论坛在西安举办。本...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