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半程山水一程语》明日签售

阳光报 2019-07-12 06:25 大字

阳光讯(记者熊玺)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半程山水一程语》,将于7月13日15:00至17:00在西安曲江书城举行新书发布会。届时,该书作者杨瑞将与广大读者见面,讲述创作故事,并现场举行签售。

在这本灵性的游记中,有半座城池的山水风物、历史遗迹,它们在作者的双眸里幻化为时光的倒影,为这莽莽黄土高原投下一片文明的绿洲;它们在作者的心头洒下古时的月光,为这碌碌尘嚣笼罩一袭精神的清辉。

在这部诗意的随笔中,有一路旅程的真赏真得,作者从不把自己当作匆匆过客,而是信步流连,将整个身心安顿在山水之间,她用步履接引历史,踏出的每一个脚窝里都盛着大自然古老迷人的物象。

编辑感言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杨瑞用真情传递自然之语

■彭莘

初识杨瑞,是去年上半年她来我们编辑部出版《石峁王国之石破天惊》的时候,那时主任将稿子交给我负责,我审完稿后,猜测这本书的撰写者肯定是一位文学造诣较高的考古专业人士或历史学者,所以全书既有从学术角度出发的严谨细致的考古学、历史学讲解,又不失流畅清新的行文,通俗易懂,既可读也耐读。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后来远道而来出现在我面前的作者竟是这样一个精致婉丽的姑娘,她比我小好几岁,却早已在陕北的苍莽高原上行走了多年,并无数次地在古老的石峁遗址上见证祖先的辉煌。那次的合作我们都很愉快,并成了朋友。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这个来自陕北的女子是如此不同寻常,她内在的自在从容是柔弱的外表难以掩饰的,难怪她的眼神里总透射出坚定自信的光芒。我不禁对她充满好奇和期待。

果不其然,石峁的书其实只是一个开端,时隔半年,杨瑞就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她的近作《半城山水一程语》完成了。这次,她将视野转向了广阔的整个陕北大地,她沿着秃尾河畔踏上了旅程,一路步履不停。她用整个身心怀抱自己深深热爱的土地,寻找着自然馈赠于我们的原初的风景,她用手中的笔书写家乡的美丽,用她自己的语言述说掩藏在这些遗迹与风物里的前尘故梦。她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追寻的生命境界,终于在不懈守望中完成了与历史、与山川、与天地、与古人的对话。我为她高兴!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镇北台、红石峡、白云山、闯王行宫等颇为熟悉的名胜古迹;还可以看到疏属山、花马池、姜氏庄园、波罗堡等较为冷门的风光佳境,更有府州古城、高家堡古镇这样的似乎亘古以来就无人知晓的寂寞所在。杨瑞将这些地方尽收笔底,赋予它们新鲜的面目,重新唤回它们的迷人风姿,向世人展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陕北。她的观察与思考不落窠臼,总有与众不同的体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行文中,历史与现状渐渐模糊了界线,人文与情怀融为一体,真可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最有意思的是,在一种大约是与生俱来的想象力的加持下,杨瑞目力所及永远有无穷的未知角落需要琢磨。比如,之于太极湾的雄壮,她竟“煞风景”地拿一棵孤树作为照应,还有对于遗址人骨的发掘,她竟说,“他们真来找我就好了,我有好多疑问期待他们的解答”。她的这种常常“出人意表”的念头,在她的书中化为片片碎金,闪动着灵性的光彩。

杨瑞总对我们说,她从未想过当一个作家,对她而言,出书就是对读者说说话,将积攒在心底的感受变成纸上看得见的文字,仅此而言。每当听到她的这番肺腑之言,我就有所触动:这个姑娘确实活得太真了。她不见得是妙笔生花的高手,但的确可称得上是传递自然之语的使者。

造物有灵且美,然而能真正把握并抵达美的真谛的人少之又少,同样游山玩水,同样谈天说地,为什么杨瑞的念念不忘就有了回响?大概她的行走真是善护念的,她的每一次山水相逢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生活的尘世太喧嚣太浮躁,对于杨瑞而言,她每天还有忙碌的工作要做,有琐碎的家务要处理,她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无限牵绊而至少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超然物外,更无法像一些人一样干脆隐居深山或闭门谢客。但是我总认为,她其实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这个地方就在她的书里。她不光自己拥有,还如此热情慷慨地邀请我们每一位读者与她共享同游。

新闻推荐

西邮毕业生缘何成香饽饽 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位列陕西省49所本科高校第5名

教师党员志愿者走进党员工作站作讲座马建军摄教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马建军摄西安邮电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邮...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