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米园三酸厂和辛亥志士高又明
高又明在高又明任秦陇复汉军政府掌械官时,他就曾负责制造地雷、炸弹。土制麻辫子炸弹(该弹可像扔链球一样投掷很远)运送乾州十余车,秦陇复汉军在乾州保卫战中,多次击退清军扑城,清陕甘总督升允战数月不能胜。为嘉勉陕西革命军制造军火首创者高又明先生其功,孙中山亲书“博爱”二字相赠。
□朱文杰
知道香米园,是从我牙牙学语之时,因为我3岁至6岁时就住在北马道巷中间朝东的一条小巷——神器库巷。我舅爷家就住香米园西巷靠西第二家,离得很近,顺城墙马道巷朝北走,到北马道巷登城马道对面,朝东一拐经过一段农田就到香米园了,走路也就一刻多钟。那是1952年前后,我经常骑在舅爷的脖子上去香米园,到五六岁时就自己独自跑着去了。我舅爷开了间小杂货铺子,吸引我的当然是铺子里的大刀糖、米花糖等小吃货了,我小时有点嗓眼,也就是贪嘴。
香米园有个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集成三酸厂在历史上很是有名。那是辛亥革命志士,陕西同盟会早期会员高又明与窦荫三、南汉宸、杜斌丞、邵力子、寇遐、韩望尘等集资在西安香米园创办的。这个给城市带来严重污染的三酸厂当初为何选址这里,一定也是因它的荒僻吧。
当然,这个三酸厂却不可小看,它是为制造炸药火器提供最重要原料的工厂,属于军工性质,尤其是对陕西的辛亥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自然,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长期制造、管理军火,又对化工很有研究,掌握武器与炸药制造技术的高又明,居功甚伟。
在高又明任秦陇复汉军政府掌械官时,他就曾负责制造地雷、炸弹。辛亥革命期间,陕西境内东西两路拉锯战反复,革命军的炸弹队大显神威,土制麻辫子炸弹(该弹可像扔链球一样投掷很远)运送乾州十余车,秦陇复汉军在乾州保卫战中,多次击退清军扑城,以炸弹轰击,清陕甘总督升允战数月不能胜,充分显露了炸弹的重要。为嘉勉陕西革命军制造军火首创者高又明先生其功,孙中山亲书“博爱”二字相赠。
“博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政治学说核心思想。孙中山推崇“博爱”为“人类宝筏,政治极则”。孙中山先生多次题“博爱”一词赠予多人,所以“博爱”有多种版本。赠给高又明的这幅“博爱”,曾在西安南门城楼展览过。
高又明(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早年由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后又专门学习武器与炸药的制造技术,为陕西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很大贡献。靖国军时期为靖国军司令部军械处处长,后又为兵工局局长等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后高又明退出军界。“九一八”事变后,高又明深感发展民族工业的重要,这也是抵抗外来侵略的物质基础。于是,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高又明与陕西几位商界人物,先后集资创办了集成三酸厂、西安阿房宫电影院、西京中国国货公司等。这些企业以后都成为了西安近代工商业的中流砥柱,为西安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2月陕西省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写的《西京市工业调查》知,集成三酸厂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当时高又明和窦萌三、张希仲、叶禹旬(又作玉田)为董事,主持日常业务。张希仲为经理,叶禹旬为副理。厂址则设在西安城内西部的香米园55号院内,面积约2400平方米。如今的集成三酸厂已变成了西安化工研究所,门牌号变为香米园西巷95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沈谦)6月4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日前在贵阳市召开的2019年政府信息化大会上,陕西省工信厅牵头建设的秦云工程获得...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