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科考“移民”典故多

西安晚报 2019-06-02 03:43 大字

□高凤平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应当算是首开科考“移民”之先河。王维的籍贯本是蒲州,爹娘让他小时候就参加了音乐培训班,故弹得一手好琵琶,颇受皇帝女儿的青睐,几经周折,他便参加了京兆府的解试,蟾宫折桂;白居易紧随其后,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毛头小伙,竟跑到安徽宣城参加了科考,结果是进士第四名。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考,与现在的高考有些相似,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否则就是“冒籍”,一经查出,绝不轻饶。王维、白居易能在法律非常严谨的唐代异地科考,肯定是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不然不会一路绿灯,直达终点。

宋代的科考也很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在本籍报考。《诗话总角》这样说:“国家申严条约,不许寄籍。”但同时又规定,如果在当地有田产,可以在当地参加科考。庐州(今合肥)考生王济为了能在开封府参加科考,竟称在那里有18亩田地的哥哥王修己为爹,留下千古笑柄。南宋章仲衡是处州考生,当年处州的录取指标只有区区4人,而京城临安(今杭州)的指标却是100人。为了能在临安参加科考,章仲衡让父亲把自己过继给临安的一个亲戚,找个爹便有了“冒籍”的理由。然而,考中进士后其“冒籍”的事却被同学告发,朝廷查清后取消其进士资格。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白叫人家几天爹。

到了元代,由于“冒籍”者太多,户口在原籍的蒙古人、色目人很少有考上的。徐一夔在《始丰稿》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自余所见,科目之行所历五六年,吾邑仅得一人!”明朝“冒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钱仲实、张和等人改名“冒籍”,参加顺天府科考,事后不但功名被革去,还吃了官司,得不偿失。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会元、状元韩菼系长州人士,他“冒籍”嘉定参加科考,结果考取后又被革除。乾隆年间,苏州城有一家弟兄二人听说北京进士好考,就让父亲在北京所辖的顺义县买了一座破房子,他俩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北京的科考,弟兄二人双双考中,皆大欢喜。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挖空心思去“冒籍”、去“移民”呢?当然是差别甚大的科考录取率。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道:“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欧阳修也曾上书皇帝:“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高的省份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低的省份是百人取一人,怎能不让人去“冒籍”。

为了防止考生“冒籍”,官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例如清朝曾规定,只要在当地置有房产,并愿意与当地人一样“一体当差”,你就可以迁移户口,参加当地科考。《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规定:“如祖父入籍二十年以上,坟、田、宅俱有的据,方许应试。”后来,《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七又规定,只有考生本人“入籍二十年以上,方准应试。”可见,防止“冒籍”的政策也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的。但制度再严,一千多年来,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顶风作案,这都是因为功名和利益使然。

新闻推荐

我爱我的家乡

工作人员向学生记者们讲解本报记者葛兰摄■三秦学生记者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10班韩卓伦5月28日,我作为首...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