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只见地不见天” 睡觉时只能侧蜷 医生妙手拉直“折刀人”腰杆
39岁的李方(化名)患强直性脊柱炎20余年,脊柱后凸96度,胸腰椎已经自发融合贴到一起,行走时“只见地,不见天”,睡觉时也只能侧蜷。近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等,成功为极重度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实施截骨矫形内固定术,使其重新伸直腰杆,抬头见天。
术前行走“只见地不见天”
“10多年来,我只能看到自己的脚,想抬头看看对面走来的是谁都压根不可能,一点都不想出门。”李方这样描述术前的生活状态。近日,西京医院骨科吴子祥副教授诊室来了一位特殊患者,来自陕西汉中的39岁李方(化名),患强直性脊柱炎20余年。10多年前病情加重,开始出现腰背部后凸畸形,身体逐渐弯曲。来院就诊时,已经出现严重驼背,脑袋下垂接近膝关节,无法平视前方,行走时“只见地、不见天”,睡觉也只能侧蜷,不能平躺。
严重畸形导致李方丧失了独立工作生活能力,本来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心理和与外界交流的意愿。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西京医院骨科在治疗脊柱关节畸形方面经验丰富,经骨科吴子祥副教授和冯亚非主治医师接诊后,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需要截骨矫形手术治疗。
胸腰椎已自发融合
手术难度大
李方的身形严重弯曲,就像一把折刀,也就是通常说的“折刀人”。术前检查发现,“折刀人”李方的脊柱后凸达到96度,胸腰椎已经自发融合,局部结构非常复杂,矫形过程中,如出现截骨断端移位或大血管损伤,可能出现下肢瘫痪甚至死亡。
强直性脊柱炎“折刀人”非常少见,通过截骨手术方式矫正,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术期间面临神经、呼吸、消化、血管等多个系统并发症,需要骨科、麻醉科、呼吸内科、消化科等多学科协作。术前,在骨科雷伟教授指导下,吴子祥副教授团队细致分析病情,做好截骨椎体和截骨方式选择,根据颈椎活动度和颌眉角评估截骨角度。李方胸腰椎融合,后方解剖结构消失,术前手术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李方脊柱模型,实现术中精准置钉和截骨。
术后终于实现
测量身高的心愿
术前精心准备后,由骨科吴子祥副教授、赵雄副教授和冯亚非主治医师等联合实施“后路腰1、腰3椎体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李方脊柱后凸严重且僵硬,体位摆放困难,术中使用特制的后凸矫形床,便于矫形操作,实现最大程度矫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脊柱螺钉容易松动脱落,团队使用了自主研发的骨水泥螺钉,极大提高矫形能力,避免螺钉松动。术中,麻醉科汪晨教授带领团队做好喉镜辅助下的气管插管、心脑眼等重要器官保护等。
历经9个小时,手术圆满成功。术后李方后凸畸形明显改善,第4天即下地活动。“这辈子从来没敢想过还能再直起腰杆,现在终于可以抬起头了,我想赶紧测测现在的身高,我已经很多年不知道自己身高到底是多少了。”李方术后下床第一件事就是要测量身高。目前,李方已康复出院,迎接术后新生活。
任伟锋冯亚非
本报记者白圩珑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5月30日电(记者李浩)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依法终止赵...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