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18天,从小工变大工;10年,只想精通一门手艺;30岁,靠实力展示精彩 【劳动光荣·劳动圆梦 追梦·我的奋斗】一名砌筑工何以连获多项国家级荣誉?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4-25 02:30 大字

4月的中原大地春意融融,两条“快讯”在位于郑州的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迅速传开,砌筑工许纪平入选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还获得第五届“最美职工”荣誉称号。此前,他还在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砌筑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何以连获多项国家级荣誉?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学一门手艺

许纪平出生于重庆开州市桑坪村,这里因山高地少,很多乡亲都外出搞建筑谋生。

和其他人不同,许纪平中专毕业后去了广州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仅有700多元收入,除去日常开销,每个月都所剩无几。一年半后,眼看在电子厂加薪无望,许纪平经亲戚引荐,在陕西渭南一个建筑工地当起了小工,每月能有3000元收入。但是,本就瘦弱的许纪平难以招架每天12小时的体力劳动,强撑了两个月后,许纪平又返回广州找工作。然而,由于没有手艺,再下广州的他依旧未能找到挣钱养家的合适工作。

痛定思痛,许纪平决心再苦再难也要在建筑工地学一门手艺。通过亲戚介绍,他跟着一位师傅开始学砌筑。“这小伙子有股冲劲,干活舍得下苦力,有思想,是块干瓦工的好料。”这是师傅对许纪平的评价。听着师傅的夸赞,许纪平心里清楚,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眼快手快脑子活的许纪平,跟着师傅学得很专注。“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上跟线,下跟楞,左右相跟要对平”等,砌墙的每个过程他都熟记于心。白天,他边当小工边向师傅请教;晚上,他还拎着瓦刀反复练习砌墙。一项抹灰他练习不止百遍,蹭、挤、揉、刮、甩,直到练到整个过程干净、利落。睡觉时,他还在心里琢磨砌筑技术。一般来说,从开始学到出师需要跟着师傅锻炼一两年,许纪平愣是凭着执着和禀赋仅用18天时间就成了能独立砌墙的大工。

不断摸索,砌筑工成了多面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许纪平不曾妄想靠砌墙出名,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多干活,干好活,精通一门手艺。然而,成为大工之后,他就遭遇了一个大难题:一张装饰墙的图纸放在面前,他琢磨半天竟无从下手。默默观看工友们的做法,还是似懂非懂,勉强比试一番,却搞得一塌糊涂。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来了师傅。

这次经历让许纪平逐渐变得性情笃定起来,在不断的摸索和训练中,他从砌一般墙体的工匠变成了能砌各种造型,甚至能干仿古建筑的“多面手”。挥舞起瓦刀来,无论是砍、削、砸,还是捣、抹、切,都能准确到位,每天砌砖高达4000多块。

就这样,在工地上经过了十年的摸爬滚打,许纪平辗转各地,砌筑技术也更加娴熟,时至2018年,他和当小工的妻子组成的“夫妻档”一天可以挣到1000元,还在开州市买了一套50多万元的住房。

提升自己,努力终获回报

2018年4月,全国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大赛“海选”,许纪平凭着过硬的基本功,荣获全局第二名。许纪平并不满足,他悄悄观看了第一名的作品,觉得自己要是再练练,兴许会做得更好。

很快,有了比赛经验的许纪平,迎来了又一次展示技能的机遇。当年5月,在河南省职工职业技能砌筑工大赛中,许纪平作为中建七局代表队选手再次参赛,经几番角逐,夺得全省第一名,并获得了代表河南队出战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决赛的资格。为了备战全国砌筑工大赛,许纪平在郑州实训两个月。每天,他都在高温热浪的冲击下坚持砌筑10多个小时,晚上还要啃数千道专业理论试题,他用执着度过了这段不寻常的日子。

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2018年9月18~20日,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向来以快手著称的许纪平特地放慢了工作节奏。为了毫无差池地打造出墙体中嵌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造型的立体效果,他每砌一层都要仔细测量,训练时在规定时间内能提前半小时交工的作品,决赛时他提前10分钟才交工。依靠稳扎稳打的战术,最终许纪平以总分88分的成绩位列85名参赛高手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砌筑冠军。

站在领奖台上,许纪平腼腆地说:“我虽然获得全国砌筑工大赛第一名,但我的技术水平也还需要提高。人外有人,全国没有参赛的同行高手一定不少。我还要花功夫把砌筑这个行当做强做精,变成新时代的知识型、智慧型工人。”

企业以许纪平为“头雁”,成立一个“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力争重点培养施工一线高技能人才团队。“要给徒弟一碗水,师傅就要有一桶水。”许纪平说,“我一个农民工成了央企的职工,不能对不住这份待遇。我还要多读书,提升自己,争取多带些徒弟。”

新闻推荐

陕西全面推行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

本报讯(记者张毅)4月24日,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有效遏制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违法行为,陕西省市场监督管...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