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揭开陶瓷玻璃珠背后的“密码” 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

三秦都市报 2019-04-20 02:12 大字

准备采访温睿老师时,他正在国外讲学,与记者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但交流中依然能感到这位年轻学者的睿智、果敢、博学。

海归博士致力

陕西科技考古人才培养

今年39岁的温睿教授,目前担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始终与名校结缘。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所在的牛津大学考古学与艺术史实验室,是全世界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科技考古实验室,温睿是这个实验室培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

在西北大学工作以后,他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牵头组建了科技考古教学团队和西北大学科技考古学研究中心,精心设计了科技考古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科技考古学概论、文物分析技术、体质人类学、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和冶金考古等课程,为科技考古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有力提升了学校在科技考古方向的人才培养质量。

潜心研究陶瓷和玻璃珠

背后中西文化交流的密码

“我的研究都与考古有关,和中外文化交流有关,自己只是用自己的所学,揭示了其中的内在关系。通过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来研究考古学问题,这是考古学研究中的新兴和交叉方向。”温老师说。中国陶瓷体系和伊斯兰陶瓷体系,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两大陶瓷体系存在很多联系,但是除了产品存在双向传播,器型、纹饰存在相互借鉴之外,在陶瓷技术和理念层面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一直未能给出明晰的答案。

他以陶瓷上所使用的钴蓝彩料为突破口,对长时间跨度、大地域尺度的钴蓝彩料传播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古代钴蓝彩料指纹元素分析模型。对北非、南欧、西亚和中亚的伊斯兰蓝彩陶瓷和中国青花瓷进行了系统测试,对时间跨度逾千年的数万个成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陶瓷所使用的钴蓝彩料的七类成分分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国青花瓷和伊斯兰蓝彩陶瓷通过钴料的联系及其对各自的影响,这项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被知名学者们誉为在本研究领域作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出贡献。这一研究,进一步科学论证古代丝绸之路在沟通不同文明、促进共同发展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温老师说,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玻璃产品一直存在自西向东单向传播。多年来,他在玻璃研究领域,对“丝绸之路”沿线几十个遗址出土的上千颗玻璃珠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玻璃珠除了从西方向中原传播外,中原生产的玻璃珠也开始大规模向西传入新疆一带,这项研究从考古上印证了西汉以后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文化影响。

本报记者张彦刚

新闻推荐

陕旅集团再出艺术精品 《魔法公主》5月26日亮相白鹿原影视城

4月15日,大型实景音乐魔幻秀《魔法公主》新闻发布会在陕旅集团白鹿原影视城景区举行。据发布会透露,该剧改编于格林童话故...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