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护航“钢铁驼队”筑梦“一带一路”

西北信息报 2019-04-18 01:02 大字

 本报记者周生来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一列列驼队,满载着东方的丝绸、陶瓷、茶叶等一路向西,穿过大漠、戈壁、绿洲。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行为丝绸之路刮起了浩荡春风,历史长河流淌千年,如今,“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继载着古老亚欧大陆的繁荣昌盛,从黄土塬到沙漠至草原,“钢铁驼队”讲述着新时代的故事。

5年以来,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联通欧亚,风雨兼程。

去年,陕西中欧班列首超1000列,开行1273列,对于这几年的变化,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西站装载加固技术攻坚团队队长刘强感触最深。

攻坚克难,陕首列中欧班列孕育而生

中欧(亚)班列穿越欧亚大陆5000公里,关乎国门形象,必须确保班列的绝对安全。2013年首趟班列运输的陕西出口运送整套“50型”钻机平台和137件石油钻采设备运输更是具有时间紧、货物不规则等诸多因素,在没有“前车之鉴”的前提下,如何安全的运出国门成为困扰刘强和他的团队的一道难题。

“当时,要从我们陕西出口运送整套“50型”钻机平台和137件石油钻采设备,超级大型的石油钻井设备外形非常不规则、又超重,铁路货运钻井装备根本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找不到合适的加固点,距离开行日期只有10天。”刘强说道。

时间紧、货物不规则、超重,货物装载重心难以确定,又没有任何装载加固样例可以拿来借鉴。在制定“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暂行方案”时,托运人对相关铁路装载加固技术要求较为生疏,加上整套设备并未运抵新筑货场,所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货测量、方案制定、方案审批等相关工作。面对货物重量、重心、外形尺寸难以确定,装车时间紧等难题。“面对困难,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攻坚小组,并抽调5名经验丰富装载加固技术骨干共同完成此次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当货物运抵车站时,距离首发日期已不足8天,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安全系数高、压力大、数据不全等诸多不利因素,白天,仔细根据货物的外形结构和重量,对散件和大件货物进行整合、测量。晚上,根据测量待装货物的数据逐一制定配套加固方案,遇数据不足时,立刻重返现场再次测量,经常通宵熬夜到凌晨。

200多个小时玩的持续奋战,终于在高精度、高强度、高效率的条件中将49车货物全部装载加固完毕,首趟“中亚班列”在欢呼声中提前一天驶出新筑车站,历经千山万水,安全到达哈萨克斯坦。

努力钻研做“技能达人”

圆满完成首趟中亚货运班列运输的刘强在成绩面前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为更好的适应“一带一路”货运激增需求,主动自学CAD信息化专业制图软件,3个月时间一本CAD制图教科书硬是被刘强翻得成了“卡片活页”。

为更好的适应“一带一路”货运激增需求,刘强主动自学CAD信息化专业制图软件,从熟悉软件界面、常用参数用法、快捷命令输入、图层应用等等一系列常规操作,都是一步步对照教科书反复练,重复学,3个月时间一本CAD制图教科书硬是被我翻得成了“卡片”“活页”。

“最难的是CAD软件使用过程中一些英文快捷命令的操作,需要使用翻译软件来回听,做笔记记录命令的注解,准确理解每一项所代表的含义,不停的听,反复练、来回学、认真记。”刘强说道,经过小半年这样循环模式的锻炼学习,已熟练掌握电脑CAD制图新技术,能够提前模拟货物装载状态,做到货物还未运抵车站,就能够根据物体尺寸、重量数据提前模拟装后效果,让货主的各型货物与铁路运载实际匹配度达到99%。

在刘强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数量的不断增大,2018年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已突破1000列大关,创造了1500多个日夜国际货运班列安全运输“零事故”的奇迹。

新筑车站承载的货源走出国门,也从初期单一运送“工机类”货物发展到如今的“饮食类”、“矿建类”、“钢铁类”、“纺织品”等多品类货源,装载加固方案更是伴随着货品多样化,不断的补充、完善、优化,对铁路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

刘强的团队只是中欧班中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班列司机、装卸工等等他们带领着“钢铁驼队”丈量着欧亚的土地,这份工作虽然有许多苦,但心中的自豪让他们感到更加甜蜜。

正如诗人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每一个成功故事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史,中欧班列也不例外。

新闻推荐

广东拟立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管教权 河南小龙武校女童死亡事件调查结果公布

【广东】拟立法明确教师管教权:必要时可采取教育惩罚措施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2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在广东省司法...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