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追初心
□阎建滨
清明最早只是春季的一个节气,位于春分与谷雨之间。最先记载“清明”节气的是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这样说:“万物生长至此,皆清洁而明静,故谓之清明”。总的来看,清明是一个很清洁明静的节气,时值暮春,百花盛开、雨季来临,是古人踏青游春和祭祖扫墓的大好时节。
清明形成节日应该是在唐代,唐代将寒食与清明不仅合在一起放假,而且顺应民意,将唐之前的“野祭”纳入“五礼”之中。《开元礼》中记载:“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代将王公以下的拜扫,上升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这是中国节日的重要变革。节俗上升为礼俗,官方意识形态对民间节日进行了强有力的影响。同时,以清明节气为标志,寒食与清明一连放假达七日,成为春季最长的节日。
在唐代,清明成为融合寒食的一个大节。昔日寒食祭介子推的习俗渐渐淡出,清明祭祖之风成为主流,隆重的祭祖、热闹的游春,在两种风景的交汇中,清明的身影渐渐高大并凸显出来,清明有了自己的节日文化内涵。在唐代的不少诗篇中,既有对寒食的描写,又有对清明的抒怀,清明的地位大大增强。到了宋元以后,寒食几近消失于华夏诸野,清明则成为中国人的春季大节。民国时历法改革,废农历改公历。因为清明节气每年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不固定,于是1935年民国政府确定公历4月5日为清明节,放假一天。2007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清明节放假一天;2008年正式将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虽然形成于唐代,但祭祖习俗在我国却很早。我国自古就有祭祀的传统,形成了天地祭祀、神灵祭祀和祖先祭祀三大系统。《左传》云:“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周代就将祭祀当作与打仗一样的大事对待,打仗是对外,祭祀是内政,可见祭祀在中国制度上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天地祭祀被皇家垄断,神灵祭祀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日益淡化,只有祖先祭祀成为中国人一直坚持的主流,而与这条主流紧密联系的就是孝道。华夏先民把死看得比生更重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说:把死者的后事当作生者的前事来办,才是最孝的。换句话来说,悼念已故的亲人,正是为了教育和激励后代。中国人讲究孝道,祭祀祖先的根本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衡量人们是否行孝,对祖先的敬重实际上是对伦理次序的遵从。倡导追念祖先、感恩前辈,就是倡导饮水思源、沿承血脉、福泽后代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唐代提倡《孝经》,指出孝乃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中国人的社会原点,也是社会秩序的原点。孔孟将孝描述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勾画了以孝修身的人生蓝图。难怪一位学者说:“孝道实为中国人的国民道德。”清明节的确也承载着这种人文道德的力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是一声清明一层雨。由于冬季干燥,墓地杂草丛生,清明开始雨季来临,就会产生塌陷现象。中国人以家为核心,“家”是阳间的标志,“冢”则是阴间的标志。信奉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国人,每到清明雨季来临,就会联想和关爱到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为往生的祖先扫墓培土。
清明祭祖分为墓祭和祠堂祭,墓祭就是一年一度零距离地亲自到祖先的墓地去祭拜,烧纸、上香、献供、叩拜。祠堂祭则是一个家族的人集体供奉祭拜祖先,仪式也更为庄严而隆重。在遥远的古代,清明祭祖有时路途要长达一个多月,那些远隔千山万水的游子,清明实在不能亲临祖先的坟头,只好隔海相望、面朝故土,进行深情的邀祭,表达不忘祖先的情怀。当然,还有更庄严肃穆、盛大隆重的仪式,那就是全球华人公祭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祭祀。每年清明,来自全球的华人华侨、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云集在陕西桥山黄帝陵大殿前,恭祭轩辕始祖,凝聚起海内外同根同源同一血脉的华夏龙的精神,气势恢宏,令人仰慕。
清明祭祀的时间有“前三后四”、“前七后八,阴司放假”之说,意思就是祭祖扫墓可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前七天进行,有特殊情况也可在清明节的后四天、后八天补祭。但清明祭祖还是早一点好,俗有“早清明,晚十月一”,虽这里说的是清明祭祀在早上,十月一烧纸在晚上,但一个“早”字突出了清明祭的行动节奏。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正值春光明媚,探春游春享受春光,放风筝、打秋千、拔河、蹴鞠、斗鸡等竞技运动十分风行。同时,又恰逢追思祖先,家家户户祭坟忙。应该强调的是,清明祭祖未必都要悲悲戚戚,“欲断魂”也只是少数刚刚失去亲人的写照。清明祭更多是诗意的,表达的是慎终追远的精神。弘扬清明节,表达的是饮水思源、不忘本、感恩的精神主题。在古人的意识里,祭拜祖先的目的不仅是感念祖先,更重要的是盼望多子多孙、香火不断,希望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后代永续。事实上,既表达对祖先的敬畏,又寄愿祖先护佑,一直是中国人感念先人恩德的传统。
清明作为中国人的祭祖大节,敬畏祖先、祭拜祖先、感恩祖先,在今天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仅增强了每个人对祖先、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也教育下一代知晓祖先历尽艰辛的创造和奋斗。以祖训、族训、家训来薪火相传,教育中华儿女不忘初心。
新闻推荐
陕西省将评选表彰“最美退役军人” “最美军人家庭”“最美拥军人物”
本报讯(记者顾荣)4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陕西省正式启动“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人家庭”“...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