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构建“一带一路”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打造陕西自贸区创新样本

西安日报 2019-04-02 04:54 大字

经开区

截至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两周年。经过700多天的自贸试验区建设,陕西在自贸试验区交上了一份不俗的答卷。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经开功能区,两年来,不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敢想敢闯敢干,激发区域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首创业务,用自主创新推进陕西自贸区加速发展,为打造“一带一路”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提供强进动力。

据了解,陕西自贸区西安经开功能区规划面积9.515平方公里,涵盖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0.7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金融产业和制造服务业,构建产融服结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不仅是自贸经开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更是陕西自贸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自贸经开功能区成功入选了2018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成果奖,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不仅是对经开人共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经开功能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功能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使命所在。

通过各大功能区的服务、金融、军民融合等不断完善,各大项目功能特色叠加创新,自贸区经开功能区将进一步加快步伐,成为“一带一路”发展道路上的中坚力量,为陕西自贸区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贡献力量。

创新激发区域活力打造自贸试验区改革先锋

西安经开功能区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实施改革创新,积极在金融、服务、海关等领域进行创新发展,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实现自贸功能区转型升级。

据了解,自贸经开功能区一年多来共培育创新成果案例20余项,其中《创新区域性军工单位竞争性采购服务体系促进“民参军”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积极构建“军工+地方”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两项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案例”;《“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监管制度改革与信息化建设》《智慧海关建设助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等三项创新案例获评陕西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称号,并选报商务部。在政务创新方面:全国首创“365×24”的75项全天候政务服务新模式,形成西北首创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机办理营业执照、支付宝端口申报营业执照、智能语音登记注册机器人自助服务终端办理营业执照等。税务创新方面:全省首创推出了“五区一约一系统”智慧税务服务体系,“四式服务”引领纳税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办税厅的智能化、综合化、标准化;海关创新方面:积极打造新一代海关信息系统开展货物分类监管,设计非保税货物进区的新流程,创新监管模式。目前,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企业单项业务通过平均时间由原先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40分钟以内,节约时间至少30%,通关效率显著提升。下一步,功能区还将进一步加强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智慧驿站”的匹配融合,全面提速企业政务服务。诸多全方位的创新服务,打造了一批创新改革先锋,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了自贸功能区创新发展的转型升级,形成了自贸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设强企联合共建发展新格局

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仅是开发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自贸功能区战略发展的必要手段。两年来,经开功能区积极实施“招大引强”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与世界500强德国博世力士乐集团、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分别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战略框架协议》,打造“一园两国”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中欧合作产业园起步区聚集了德国博世、宝马等欧洲世界500强企业的9个项目,为自贸园区的对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依托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优势,推进“经开产能”走向国际。其中,陕汽集团、隆基绿能、广联达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投资设厂,2018年陕汽集团重型卡车又在阿尔及利亚完成组装生产等一系列产业走向国际,为深度融合“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核心支撑,也为自贸经开功能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围绕产融结合精准化推动金融创新改革试验

推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更是企业和经济发展改革的"催化剂"。经开功能区积极围绕产融结合,实施精准化策略,推动金融创新改革,实现自贸区对外的金融互通。

为此,经开区创新“税-银-企”合作机制,以“纳税信用评级贷款”破解自贸区企业融资难题。

为了营造自贸区良好营商环境,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西安经开区税务局与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进一步深化合作,破除壁垒、搭建桥梁,将企业涉税信息纳入“小微企业快贷”大数据体系,推出“云税贷”,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区内企业西安奥宏石化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前不久企业连续接到了3笔大订单,原本订单增加对企业来说是件好事情,可对企业主来说,短时间内很难筹到资金进行大量生产。最终企业通过“云税贷”,用时5分钟就成功申请下来170万元的贷款额度,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大幅提高了企业融资的效率。目前,已为区内20余家企业提供贷款,总金额超过1亿元。

据了解,经开区管委会与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兴业银行、秦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全省首家获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专项支持的自贸功能区,同时,率先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陕西海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文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4家融资租赁企业获批陕西自贸区内资试点租赁企业资质,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便捷。未来,经开功能区将加快提升金融服务,更有效地联合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类机构,打造一站式、国际化投融资服务体系,致力于推动金融改革新领域。

依托区域经济硬实力推动军民融合纵深发展

2015年,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军民融合”不仅需要更快更好的融合,更是在自贸区这个试验田下,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要想提速自贸区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必不可少。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经开区依托西安优势资源,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将军民融合产业作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支撑,通过建设军民融合采购平台和区域性军工单位竞争性采购服务体系,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性采购机制。

在推进军民融合改革过程中,经开区一方面依托传统的军工配套基础,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另一方面着眼未来,优化发展模式,提升军民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军工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军民技术、能力双向交流和开放。经开区以航空、兵器、西北有色院等为核心,依托已入区的30余家知名企业,积极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两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为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积极创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创新基金,目前与中国兵器集团、陕金控合作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基金,首期40亿元基金已落地,与西北有色院合作的设立的10亿元军民融合基金正在推进,有效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壮大。另外,积极搭建军民融合信息平台,实现大型仪器、公共检测(研发基础)、技术成果等共享服务,目前已征集在陕企事业单位292台/套大型仪器设备、23个重点实验室纳入共享,并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以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搭建孵化平台。2018年,经开区军民融合产业产值已达1000亿元。通过军民融合相互发展,自贸经开功能区有效地促进自贸区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让军队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一盘棋,走出经开功能区特色军民融合的新路子。

西安经开功能区将继续探索深层次改革,加快创新步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优化服务功能,扩大开放,将经开功能区打造成陕西自贸区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并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王卉

新闻推荐

射击冠军赛再传捷报 陕西省名将王倩又获一金

昨天,记者从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获悉,陕西省射击名将王倩4月1日搭档八一队运动员吴嘉宇,以484.6环的成绩获得了2019...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