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习俗祭白虎驱虫害 南方讲究多
惊蛰·习俗 惊蛰意趣图。绘图杨仕成
东汉刘欲的《三统历》将惊蛰称为“二月节”。既然叫“节”,那就自然少不了精彩有趣的民间习俗活动。
一、祭白虎
祭白虎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从惊蛰开始,万物都出来活动,白虎也在这个时候出来觅食。为保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出来觅食,开口噬人。人们认为一旦触犯到白虎,这一年之内会常遇邪恶小人作祟、前程发展受阻、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二、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多面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震动人间。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冒,蒙鼓以革。)
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吻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应顺应天时,凡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吃梨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祁县民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便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子孙渠百川打算效仿先祖,走西口闯天下。临行前,其父让他吃梨,并告诫他:“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
渠百川没有辜负父亲厚望,走西口靠经商发家,将开设的商铺取名“长源厚”。后来,想要走西口的人纷纷效仿。在惊蛰这天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另一方面,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但偶尔还会乍暖还寒,再加上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容易口干舌燥。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利咽生津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在陕西、山西及苏北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个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四、驱虫害
惊蛰时节,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蛇虫鼠蚁纷纷开始出来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再加上天气转暖,细菌也开始活跃,容易滋生疾病。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福建有谚语道:“惊蛰不杀虫,寒到五月穷。”民间各地还有很多不同的除虫仪式。广西、江西、陕西、江苏等地在惊蛰日会炒黄豆、麦子、玉米、栗子、糯米、谷种、豆种、南瓜、向日葵子及各种蔬菜种子,谓之“炒虫”或“爆虫”,炒熟后众人分而食之,据说如此一来可保这一年五谷丰收,不受虫害。
山东的农民会在惊蛰日生火烙煎饼,取“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福建的客家人不但要炒豆子、麦子,还有吃芋子饭或芋子饺的习俗,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吃梨则意为与害虫别离。江浙一带用扫帚扫虫,如遇上虫害,家家户户就纷纷将扫把插到田头地间,以请扫帚神来帮助消除虫灾。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在惊蛰这天,将石灰洒在门槛外,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常熟则以红纸书“驱除虫蚁”张贴桌角。
湖北天门一带,儿童敲打征鼓木梆,歌唱游行,称为赶虾蟆。湖北恩施则用石灰撒地,画出弓箭形状,称之为射虫。镇江等地用守岁剩下的蜡烛照虫。松江则有烧蛇王香的做法。
五、咒雀
惊蛰咒雀,目的是在此日咒骂鸟雀,直至谷物成熟时,鸟雀都不敢来啄食庄稼。虽属游戏之举,但也是农家爱惜米谷的表现。
云南宣威,惊蛰时儿童咒雀,一定要把自己家所有的田埂走遍,方可回家。有咒雀词道:“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着我的谷子烂嘴壳。”
六、禁婚
根据民间习俗,惊蛰前后,雷公经常出门行事,不时雷声轰隆,所以这个时期禁止人间办婚事。若有违者,就要受雷公处罚,婚事会办得不顺当,家庭将会欠美满。
为了忌讳,这期间一般不相亲、不订婚、不结婚。
文图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宇姬银鹏)记者昨日获悉,为学习模范,表彰先进,扎实做好全省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推进学...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