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光:环境治理不能“一刀切”
张义光委员□特派北京记者唐冰/文杜静波/图
“你刚才提到有些地方出现‘一刀切’的问题,主要是有一些地方可能环境有一些问题,或者还不完全达标,为了应付督察,简单化地采取‘一刀切’,一关了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要强化生态环境刚性约束,禁止环保“一刀切”。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义光对此问题也很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环境治理不能“一刀切”》的提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防治污染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张义光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环境治理中,简单实行“一刀切”的粗暴做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给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挫伤了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
“有的地方在冬季采暖期、污染天气或上级检查期间,不分青红皂白,下达‘禁土令’或‘停工令’等‘一刀切’的做法,让许多建筑工地在冬季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给企业和社会都带来较大损失。”张义光发现,这些被叫停的企业因为工程延迟投入使用,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由于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不能正常施工,导致工期被严重滞后。
与此同时,停工导致大量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务人员“歇业”,正常收入无法保证。张义光说,由于实行“一刀切”,水泥、砂石等建材厂家也被强制限产、停产,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整个建筑业生态链条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
张义光认为,如果环保“一刀切”的现象不能被及时禁止,一些企业即使经过大量投入实现环保达标,同样无法正常施工,会严重挫伤企业参与治污减霾的积极性。
“要落实建设各方的主体责任,将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应用等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张义光建议,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手段,对环境治理符合达标排放要求的建筑工地和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允许正常生产。对不重视环境治理或经治理达不到要求的,应给予停工处罚,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正激励作用,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同步改善。
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他建议将施工环境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单独列支,确保环境治理费用投入和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对材料价格的异常波动,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动态管理文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柴迎)按照2019年全国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工作部署,搭建好“现场+网络+媒体+新政宣传+人才推荐”平台,实现创业创...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