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小康路上健康陕西 访省卫健委主任刘宝琴
□记者 李鹏
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省卫生健康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实际的陕西特色医改之路。在健康扶贫、医改政策、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公共卫生等方面持续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硕果满枝。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宝琴,盘点2018年陕西医药卫生工作成绩单。
深化医改多措并举 加快建设健康陕西
记者:实施健康陕西战略,是新时代陕西省卫生健康工作的主题主线。2018年10月,陕西省提出将全面开展8类健康细胞的示范建设。这对陕西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刘宝琴:健康细胞建设的目标,简单讲就是通过示范建设,客体上让健康环境变得更好,主体上使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在机制上形成行之有效的健康治理模式,努力实现健康促进型省份的目标。
为此,省委、省政府把健康陕西建设上升为全省战略,成立了健康陕西建设工作委员会,把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作为健康陕西建设的载体和抓手。省卫健委联合多个部门,分别制定下发了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评估指标,形成“1+8”政策标准体系。
记者:2018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医改是否成功,百姓眼里的衡量指标很简单,那就是医改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陕西2018年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宝琴: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究其根本原因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综合医改,综合施策,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医联体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能够方便实惠就医。目前,全省共组建医联体126个,涵盖的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600家;通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增强群众就医感受。改革成效在全国排第6位;通过“三医联动”推进基本医保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异地结算,让群众看病就医费用更趋合理、结算方便。药品实行药品耗材“两票制”和联合采购。今年抗癌药品专项采购直接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用90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健康陕西建设,重点推进综合监管改革,一方面推动政策落实,释放改革成效,另一方面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助力健康扶贫发展 地方病防治显成效
记者:近年来,陕西省共有因病致贫返贫户20.2万户,占全省贫困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健康扶贫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省卫健委有哪些举措,助推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刘宝琴:2018年,省卫生健康委按照减存量、控增量的“两手抓”思路和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通过财政补贴贫困人口参合,落实“四重”医保倾斜政策,开展大病、慢病、重病“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强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和少生病问题。
2019年,省卫健委将提早谋划,推动29个摘帽县脱贫退出涉及健康扶贫指标完成及认定工作。全力打好大病精准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医疗保障扶贫、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五场攻坚战,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统筹推进,做好健康扶贫与健康陕西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机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记者:大脖子病、大骨节病、包虫病……这些地方病曾长期困扰着一方民众。为了打赢防治地方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省卫健委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刘宝琴:去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印发方案,形成了卫健委及相关部门齐抓共治的工作机制,把加强地方病防治、有效阻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全省开展地方病防治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大骨节等地方病患病底数情况,逐人建立完善了电子档案和救治台账。
二是以省政府名义印发《陕西省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并印发专项救治工作方案、药物治疗方案,确定140家定点医院,成立4个省级治疗专家组开展患者救治指导。
三是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置换手术纳入大病救治范围,大骨节病患者和中重度氟骨症患者、慢性克山病患者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门诊报销比例达到70%。
四是将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重症患者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每季度随访一次。专项行动实施以来,累计药物治疗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3.7万例,手术治疗大骨节病患者346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47万人。
新闻推荐
春节将至,“家电补贴2.0”政策也落地了。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