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读报告
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特邀专家:省人大代表、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龙兴元
【原文】促进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资源整合、业务融合,支持汽车、输变电、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企业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为制造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要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研发设计上游扩展,积极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其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工业母机”,向汽车、航天航空、军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及其他加工工业提供加工装备。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要以用户需求为拉动,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对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
制造业要根据用户需求,围绕工艺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业,依托数字化共享产品开发平台,开展可持续的工业数据积累与迭代,驱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继而推动企业由传统离散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快速转变。(本报记者 张斌峰)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特邀专家:省政协委员、延安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徐志荣
【原文】抓住西部大开发20周年机遇,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工作任务的部署。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对陕西省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稳定投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要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效益中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报告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明确投资方向和领域,既体现当前市场投资需求,又立足陕西长远发展优势。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是陕西经济发展补短板、稳投资、保增长的“陕西方案”,是“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具体落实落地体现,是政府实现精准投资和有效投资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陕西经济增速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既发展经济新动能,又带动民间资本有效参与,突显市场各个主体的投资效益,对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本报记者齐小英)
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特邀专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建康
【原文】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解读】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近年来,陕西省全面打响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攻坚战,省属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抗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方面再出实招,通过转变管理方式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公平竞争,通过完善资本进退机制、企业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将不断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报告关于国企国资改革的部署有高度、有力度、有精准度,特别强调了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可以预期,国有企业对保障基本民生的贡献将会进一步加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支持国有企业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特别强调了推进“一企一策”改革,体现了精细化分类改革的要求,必将有助于更好发挥改革的“乘数效应”。(本报记者 梁潇)
新闻推荐
□记者唐冰去年1月开始,相声演员苗阜有了个新身份:省政协委员。“用着扎实的技巧,填进最新的生活。”这是苗阜对“相声”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