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孜孜以求躬耕不辍
郑鹏 本报记者 吴萍
白净的脸上映衬着淳朴、和蔼和善良,闪亮的双眸里折射出睿智、执着和坚韧。杨芳自2012年7月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彩虹医院新生儿科临床一线工作。在6年多工作中,她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具备良好的医学素质,才能成为称职的医生。”这是从杨芳笔记本中摘录的一段话。
她是这样说的,平时也是这样做的。在临床诊疗中,杨芳坚持向书本学,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志学,向临床实践学,同时通过参加院内培训班、院外学习班,注重学习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腹膜透析、血液净化、脐动静脉置管术等新技术。
她还带着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查资料,潜心研读。六年多来,杨芳共记写各类学习笔记15万余字,撰写了新生儿肺炎、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综合症、慢性肺病等文章,在新生儿急救和疑难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每年牺牲节假日60多天,经常连续工作30余小时;每年收治新生患儿300余名,其中危急重病约50余名;每年参与和亲自抢救危重患儿100多次,挽救患儿生命50多名。这组数据,切实体现了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的工作量。
两年前她接诊了一个早产儿,因患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败血症,病情极其危重,家属不断要求放弃治疗,她耐心给家属做工作,守护治疗三个月,患儿安全出院。
面对新生儿不会说话,病情难诊断,患儿家属要求高,且不理解。责任大,压力大,而她耐心细致地给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详细地谈病情,反馈治疗效果,给患儿家属吃“定心丸”,赢得了家属的信任。同时,她重视做好出院患儿的回访工作,把真情和温暖送到患儿家里。
从一点一滴做起,清清白白,诚实做人。杨芳经常提醒自己,始终要把医德看作一名好医生的灵魂。“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达到治疗效果”。不该用的药不开,不该化验检查的不开,不该使用辅助治疗的不开,想家属之所想,解家属之所忧,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G)(2)
新闻推荐
捷克当地时间1月18日晚,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文化陕西旅游推介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副...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