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长啸 横厉风云 金元之际陇西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李节
《巩昌路同知总管府事李节神道碑》文,由元朝著名文学家姚燧所撰。
姚燧,字端甫,号牧庵,《元史?姚燧传》云:“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故三十年间,国朝名臣世勋,显行盛德,皆燧所书。”这篇碑文是李节长子李庭玉恭请姚燧撰写的,李庭玉当时任陕西行省左丞。查阅《元史》,此职位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授予的。据此,碑当立于公元1290年或稍后。李庭玉,元世祖赐名忽兰吉,《元史》有传。
该碑在陇西历代文献中从无记载,碑石早已佚失,形制不详。碑文介绍了李节家族的世系源流,及李节在金末元初的活动,还涉及豪强之首汪世显的一些事迹,对研究金元之际陇西李氏家族的崛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汪楷《陇西金石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值得指出的是,李节与父李松,以及其子李庭玉,是汪世显军功集团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在金元易代、乾坤鼎革之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尚侠任义自求树立
李节,字子忠。其父名为李松,任金朝宁远大将军、轻车都尉、陇西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由巩昌府佥事,相当于现在的副职或者助理,升迁为巩昌府判官,作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后担任行元帅府经历一职。其母高氏,因为其父的功绩而被封为“陇西郡君”。祖父李珪,因为儿子李松被封为“开国伯”的原因而显贵,赠“陇西伯”;李珪之母某氏,被封为“太君”。李节的曾祖李概,为人公道正直,乡里之人十分折服,每有是非曲直,不向司法部门申诉,反而来李家听其评断。李节的高祖名为李泽,再往上溯,就不可考证了。
李氏家族在陇西作为名门望族,有人说他们是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后裔。李节生来刚直磊落,崇尚气节,好侠任义,这恐怕来自于他们悠远的祖传家风。长大后,他不仅喜好读书,还精研法律。如果在太平盛世,他的才干准许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不料,遭逢时世艰难和社会动荡,他以战功而历任敦武、忠勇和忠显三校尉之职。
虽然做了官,但他又感慨地说:“我想凭借自己的本事以求自立,免得被别人说,你不依靠祖上的功德何至于此?”于是,他去吏部应试,结果音律、射技都合格,被授予奉班袛(zhi)候出身,即官府的衙役,监管华州辖区渭南一带的税赋。
时间不长,陕西行省在平凉开置府署,掌管一方军务。当时,李节之父李松在平凉府担任奏差经历一职。此时,巩昌元帅田瑞有了叛变的企图,他下令关闭平凉城门,禁止军民人等出入。有一天,乘其不备,李节乘着夜色,从城墙上以绳索垂至平地,出了平凉府,向上级报告田瑞准备叛变的情况。等到官军一到,后来任便宜都总帅的陇西义武公汪世显,当时担任门将,他打开城门迎接官军,将田瑞绑缚起来交由军法处置。李节由于事先告发田瑞反叛的大功,升职为会州军事判官。不久,又升任巩昌元帅镇抚都弹压,兼照磨一职,掌管官员考绩升迁,纠弹百官非法之事,监管审计。后来,又加升为忠武校尉、便宜都总帅府镇抚军民都弹压。
休养生息种族殷繁
蒙元大军攻破陕西后,金巩昌总帅完颜仲德移置行省于巩昌,召集熙河、庆阳等二十四城失散逃亡的将士几万人,将巩昌府治转移到石门山一带,依托险要地形而意图坚守。他早就听说麾下元帅汪世显忠义壮勇,可以倚靠。于是,他派遣李节到汪世显家拜访,孝敬侍奉汪世显之母和自己的生母没有两样。当时,金国首都汴京遭到蒙宋两军的夹击,形势岌岌可危,完颜仲德任命汪世显为便宜都总帅,自己率领三千人东援。经过一路行军,勤王之师到达后只剩下三百余人。到达汴京后,才知道金哀宗已经流亡在外,不在汴京。完颜仲德追到哀宗的行宫,劝说哀宗西行迁都,驻跸于石门,依靠秦州、巩州等地的精锐之师以图巴蜀,谁料哀宗不听。不久,形势就急转直下,哀宗先是败走归德,又仓皇奔走至蔡州,最终上吊自杀。完颜仲德听到哀宗的死讯后,也毅然投汝水而死,跟随他勤王的三百士卒也跟着他自杀。只有剩下的十二人谋划说:“形势到了今天已经一目了然,可是驻守石门的汪总帅他们还在日夜期盼着我们回去报告音讯,算来算去,今日就是死了也是徒劳无益,我们必须回去报告消息。”于是,十二人毅然决定西归巩州,报告音讯。不料到了秦州,却被秦州元帅粘葛完展拘禁起来。
当时,秦州元帅粘葛完展已经不接受巩州的命令,自立行省,还传令汪世显来商议军事。这时,李松劝告汪世显不要前去,并请求让自己只身前往,让儿子李节跟随。到了秦州,粘葛完展以耽误军用物资征集调拨的罪名将其囚禁。接着,又连杀几人。李松料到难免一死,就呼叫李节前来说:“我已写好“为贼误”几句话,放在枕下。”然后毅然自杀。粘葛完展想一并除掉李节,以绝后患。李节忍住悲痛,含泪看完父亲所留遗书中的脱身之计,用珠宝贿赂粘葛完展之妻,请她在丈夫跟前说好话,这才得以幸免。此后,李节护送着父亲的灵柩回到巩昌,准备安葬在郡城的东原。下葬的那天,突然听说敌人马上就要到了,众人惊恐不已,四散而去。李节说:“我宁愿死在刀剑之下,也不愿看到墓穴不掩,暴露先父遗骸于野外。”说完,从容不迫地将父亲灵柩安葬完毕,才依依离去。一直到了午时,敌骑还是没有到达墓地。汪世显听到了这个故事后,深深地被李节的孝行所感动,让他承袭其父李松的“帅府经历”一职。
甲午(公元1234年)正月,金国灭亡。一直到第二年十月,巩州之地仍然继续沿用金朝的“天兴”年号,但这终非长久之计。汪世显召集各位将佐商议说:“主上已经亡故了,我们究竟在为谁尽忠,别人现在是以群盗看待我们啊!”商议已定,汪世显率领军民人等一万余家,人口十万之众来归降。蒙古皇子阔端对其深明大义十分赞赏,说:“作为臣子,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我何必再忍心加罪于你呢!”于是,仍命其继续担任便宜都总帅,凡是此前所节度的巩昌等二十四城还受其节度,李节继续任职便宜都总帅府经历。于是,巩昌等地军民开始离开险要之地而安居于平地,回到各自所居的城乡。兴修官舍,重建民庐,剪除荆棘,斩刈蓬茅,使当地父老乡亲得到休养生息。到现在,巩昌一带免遭战争破坏,种族殷盛,繁衍至今,这是谁的大功啊!
不久,李节升任为巩昌府推官,掌治刑狱。他励精图治,使案件得到公正处理,赋税收支公平合理。很快,他又升迁为巩昌府判官,这个职务是地方长官的僚属,其职责是帮助辅理政事。之后,李节跟从蒙古大军,随从伐蜀,职责是运送军需物资。大军转战千里,他负责运送的粮草何止千万石,而没有使一地的军需得到匮乏,因功擢升为兵马都总管府佥事。不久,又代理同知巩昌府事,兼便宜府经历。
寄情山林物我两忘
李节年方六十之时,忽然辞官不仕,而乐游于砾石山水之间,并且在山林中建造了一间别墅,自号为“蛰窟老人”。从此以后,他两脚不登城府,绝口不提官事,在山间种植了桑树以及其他可以用材之木大约千余株,奇花珍果更是无数。不过,松树只种了二十四棵,再不多种一株。疏浚沟渠,引泉而流;陈列奇石,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轩榭凌空。每有客人到来,都瞻仰眺望而流连忘返,物我两忘。他时常与道行高深之人和高僧大德精研丹方,探究典籍,不知不觉间一日已过。故旧友朋偶有路过者,必定烹羊宰猪,高谈畅饮,不醉不散。但凡来者都共坐于一席,不以来者是耕夫樵夫而轻贱他们。虽然年纪已达八十三岁,但耳聪目明,身轻体健,丝毫没有衰老之态,犹如少壮之时;即使登楼上马,也不靠别人搀扶帮助,只有在驾驭马匹时才偶尔依靠拐杖。
一天,李节忽然生了病,子孙们围过来问候。他环顾次子庭筠等人后说:“你的兄长如果来奔丧,把我的话转告给他:“我家的数十户奴婢,我们依靠他们之力很久了,让他们回家为民吧”。”
至元甲戌(公元1274年)冬十二月三日未时,李节溘然长逝。算来从开始修建别墅至今,正好二十四年。有人说二十四棵松树,这是之前他早就计算好了的。第二年的三月甲申,李节被安葬在襄武郡城东原的祖先坟茔。
李节有两位夫人:陈夫人,先于他二十年前就亡故了;继夫人王氏,也于三年前去世。三个儿子:长子李庭玉,为当时资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次子李庭筠,巩昌路兵马副都总管、佥巩昌府事、兼便宜都总帅府经历;三子李庭坚,便宜都总帅府巩昌路都总领;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巩昌路都元帅兼权便宜总帅汪翰臣,此女嫁给鱼温。有内外孙男女共八十九人,曾孙男女四十六人。
李节平生笃于忠孝,极尽人伦。其母亲高夫人早逝,他侍奉继母杨夫人至孝,和亲生母亲没有两样。继母杨夫人去世后,留下两位未成年的女儿,李节要求其妻陈夫人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抚养她们。一个到了结婚的年龄,他准备了丰厚的财物,嫁给了成州武亨;在怀抱尚幼小者,他抚育到成年后,嫁给了帅府掾吏南汝德;另外,他还将兄弟李忠的孤女嫁给了巩昌元帅府参议、都总领严孝忠。李节的另一位兄弟李贤,任巩昌府判官,早逝,他抚养其子成年,后任巩昌都总领。次子李庭筠的女婿刘氏夫妇都去世了,他又抚养其孤女成人,嫁给了帅府掾吏张珪。
战阵无勇焉能为孝
后来,长子李庭玉跟随蒙元大军伐蜀,在戎务倥偬之际来觐见其父,谁料李节很不高兴地说:“古人认为,在疆场上不够勇敢者,在家也不能称孝,怎么可以因为我的缘故,轻易就离开你的军队呢!况且我之所以甘愿躬耕田亩,乐此不疲,终身不悔,是为你的功名着想。你有立功建业之才,将来必然光大我家门庭。这样一比,究竟哪一个孝为大呢?比如早晚侍候,不缺供养,这是你弟弟的职责。好好地考虑我的话,不要以普通人侍奉父母的寻常之心来牵扯你。”因为这一席话,此后李庭玉用力边陲,效命疆场,屡建大功。自从作为质子直至出将入相,共计六十年。无论是在巴蜀之地崎岖的山路上,还是河西甘凉之地的荒野之郊,他攻坚拔城,冲锋陷阵,招抚伪臣,擒拿逆王,勇斩叛将,大大小小经过了四十余次战斗,为一时战功显赫之臣。而且,李庭玉又善于谋划。元世祖不愧为圣明君主,能够最大限度地采纳大臣之言而不开罪于人。当大臣们入觐禀告大计之时,诸侯王公们尚且苦于彼此意见不合而矛盾重重;就是那些年纪老成而被尊奉为顾问的大臣,每日每月都能够到君王面前承受旨意,而其他王公大臣的意见也不见得全部都能被君王倾听,这是因为经常慑于君王的雷霆之威,只能等到其怒气消散之时。但是,李庭玉作为一员军旅统帅,远离朝廷几千里,几年间都很少有一次觐见君王的机会,但在入觐之时,却从容应对,不急不迫,尽管说的话只有只言片语,即使是在十年之后,仍然能使圣虑感念不已,而被认可采纳,这是什么道理呢!难道不是他的言语适时,不空泛、不迂腐,能够切中事理,合情合理的缘故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圣上平素就对其忠心耿耿十分了解。
《尚书》卷十《商书?说命上》有一句话说:“启乃心,沃朕心,尚其似之”,这是用了一个古代的典故。
商王武丁任用傅说为相时,命之曰:“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意思为:“比如年岁大旱,要用你作霖雨。敞开你的心泉来灌溉我的心吧!比如药物不猛烈,疾病就不会好。”
后来,遂用“启沃”指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用这个典故来比喻元世祖和李庭玉的君臣关系,十分恰切!
铭曰:
善为途行,日昃而息。所以再程,不窘其力。即小而喻,公焉似之。谢仕未衰,岂年是期。无称平生,日托严穴。徒与草木,腐泯为匹。思公荷戈,逐逐群雄。四顾长啸,横厉风云。事揆义为,不罪于教。语臣而忠,子职已孝。人纪立矣,为荣斯多!人爵崇卑,我谓斯何?爰树礤山,荟蔚阡陌。匪利斧材,惟以种德。责报其子,捷于鼓枹。曾未卅年,将相身都。有不话言,言而既绩。惟不授事,授靡不力。嗟今之人,或难其全。不难令终,而难令传。公两令之,桓铭斯琢。于礤之山,式配吴岳。
新闻推荐
全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梁桂讲话
本报讯(记者王婕妤)1月11日下午,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陕西省召开电...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