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攻克医学难关 不负生命之托
本报记者 马沅聪
提起董博,不仅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同事们对他非常熟悉,就连经常就医的患者也不陌生。如今作为骨病科的副主任,董博不仅时刻以“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来告诫自己,更是在骨伤学科中不断学习研究突破,成为骨伤学科的带头人。
“2006年我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此开始从事长达十多年的骨科治疗。”董博说,从当医生的第一天起,他就时刻牢记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骨外科面临着大量急危重病人及大量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往往是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多变。所以对科室医生要求非常高,工作也比较辛苦,而董博总是冲在治疗一线,急病人所急,抢救病人更是争分夺秒,挽救了大量伤病员的生命。多年来,他对病人治疗既准确及时又细致周到,同时还要求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尊重、关心、体谅患者,做到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
参加工作以来,董博坚守工作岗位,平均每年无偿加班40天以上,无数次24小时守护重症病人,无数次深夜被呼叫至医院行急诊手术,从不计报酬,诊治骨伤科病患1万余人次,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
除了医治病人尽心尽力,在医学科研方面,董博也毫不松懈,不断提高自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系统学习了有关脊髓损伤的研究方法,开展了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及嗅鞘细胞移植修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撰写并成功申报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轴突抑制因子及相关信号在脊髓再生中的作用及嗅鞘细胞对其的影响”。并发表相关论文6篇,其中SCI源期刊录用1篇。近两年来将骨性关节炎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主持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基于磁共振成像对比早中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药多途径疗法前瞻性研究”JDZX2015280。为提高医疗质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董博还积极参与骨伤科专业学术会议学习,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SCI3篇,并且两次受邀赴美国参加ORASI大会,就中医针灸及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大会交流。主持国家级、省部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
董博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突破自己,才能带动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曌琼)1月8日,陕西省首家商圈妇联组织——解放路商圈妇联在西安成立。陕西省妇联、西安市妇联、西安市新城区相...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