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三秦观点 长安号,何以独占鳌头?

陕西日报 2018-12-13 06:47 大字

陈艳

陕西对外开放再谱新篇!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长安号)接连创下三个全国第一:实际开行总量居全国第一,重载率居全国第一,货运量居全国第一。

长安号,为何能独占鳌头?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宣言,也是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与使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只有更新开放观念,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乘着新时代的东风,陕西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世界,以更宽广的胸怀、更积极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这多项第一,正是陕西深耕“一带一路”,积极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证明。

抢抓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主人翁的姿态全方位对外开放,从来没有像今天有那么多的货物东进西出、南下北上。深耕“一带一路”,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迎来了春天,而百姓也享受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便利。同时,欧洲市场需求、自贸试验区的获批等因素为陕西企业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一带一路”中找到了商机,产品也从内销走向世界。对此,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将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作为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路径,多次就融入“一带一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部署,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步入发展“井喷期”。

谋定而动。陕西不沿边、不靠海,但中心区位和枢纽地位突出。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对外开放门户,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历史上也一直都是要素集聚之地。梳理这些优势后,陕西省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打造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是陕西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措施,极大促进陕西省与其他省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如今,“三个经济”已释放出发展新动能,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诸多第一与立体丝路通道建设相得益彰,陕西正在成为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一带一路”的经济和文化门户。与此同时,知名物流企业纷至沓来,一条以西安为中心,布点陕西、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新经济走廊正在形成。

加快改革。班列趟数越来越多,与近年来陕西省大刀阔斧改革密不可分。西安港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口,正式纳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可与世界各大港口开展国际陆海直达业务。西安国际港务区已与10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关实现了通关一体化,通关时间缩短,贸易成本降低。作为开行方,铁路部门不断创新班列的运输方式、服务方式,扩大覆盖范围,确保货源有来有去。陕西省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流程,主动上门服务,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增加了商品的进出口,为中欧班列(长安号)带来了不断攀升的货源。我们欣喜地看到,中欧班列(长安号)不仅打开一条货运通道,更激活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交流与发展,成为一个“大共享”平台。

风驰电掣,黄金时代呼啸而来。过去5年,中欧班列(长安号)逐渐成为全国开行频次最稳定、线路最密集、重载率最高的班列,也让陕西站在对外开放前沿,提速融入多彩世界。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欧班列(长安号)正乘风破浪,迈出稳健步伐,为古老丝路写下新的时代注脚。

新闻推荐

陕西旅游·酒店大专辩论赛落幕

12月8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策划协会、陕西旅游饭店协会主办,以“说文化,辩旅游”为主题的第四届“2018陕西省...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