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文创先锋眼 民乐创新怎么玩?

华商报 2018-12-11 06:31 大字

在民乐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艺术创新与文化坚守始终是一对矛盾体,一方面大家呼吁民乐要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时,又会引发争论。创新既为民乐带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惊喜,也让人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惑。不过,不少民乐专业人士都支持民乐创新,他们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一个“创”字。

青年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陕西省京剧院竹笛演奏员卢耀波说:“很多民族器乐、独奏、合奏,其形式甚至市场化行为上都在创新。“女子十二乐坊”其实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代表。但有人质疑那种充满了流行元素和视觉冲击的音乐还能称之为民乐吗?它非常好地向海外推广了中国民乐,就是成功的。民乐的创新需要不断“浇水”!去鼓励创新、鼓励开拓思维。”

民乐的创新,如何保留“文化”,同时在“创”字上做文章呢?卢耀波表示,传统文本需要保留为内核,“最传统的东西都继承下来。可以通过剧目、影视、民乐和电子乐的结合,演绎方式与特殊场地的结合等模式,变化无穷。”特别是在演绎形式上,“比如大剧院、小剧场、网上、体育场,都可以结合。”卢耀波提到了自己的一次创新经历,用萧演奏李商隐的名作《锦瑟》,将唐诗用新的古风流行模式加电脑合成电子乐形态演绎出来。

这里有一个开拓思维的例子,《远古的呼唤》是民乐演奏家张维良创作的一部大型多媒体音乐史诗,其立意是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民乐来表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内在精神。虽然该剧融入了电子音乐、多媒体手段以及戏曲、武术、舞蹈等诸多元素,但其高远的立意完全可以将诸多元素涵容为有机整体,比如在《道》这一章节中,以箫为主奏的民乐演奏同武当道长的太极表演相互配合,时而舒缓、时而凌厉,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很好地表现了道家的审美理念。

此外,在培训和接轨市场上,目前也有很多民乐的主题夏令营。不过,和其他很多形式的夏令营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在美育和专业化程度上不够。

民乐创新,如何在创新中保持民乐的内核不受影响最为重要。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新闻推荐

国网陕西电力两项目获金奖

华商报讯(记者蒋华通讯员栗莎李强)近日,由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国家卫健委、中国残联、中国志愿者联合会共...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