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陕西文学再进军” 吹响嘹亮号角 省作协表彰弋舟荣膺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暨新时代陕西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举行

西安晚报 2018-12-10 04:54 大字

会议现场记者 张静 摄

2018年8月,“文学陕军”再传佳音,陕西省青年作家、《延河》杂志副主编弋舟凭借短篇小说《出警》荣膺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也是陕西作家第七次摘获鲁迅文学奖。为了表彰“文学陕军”的佳绩,也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作家出精品,吹响“文学陕军再进军”的嘹亮号角,昨天上午,由省作协主办,《延河》杂志社承办的省作协表彰弋舟荣膺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暨新时代陕西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在西安举行。

但愿不负文学美意

昨天的座谈会嘉宾云集,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著名诗人李一鸣,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沈阳师大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著名评论家、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评委贺绍俊,《十月》主编陈东捷特意从外地赶来参会。省作协党组书记钱远刚,陕西省著名作家、评论家李国平、阎安、段建军、韩伟以及寇挥、高远、贝西西、贾浅浅、马召平等青年作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阎安主持。

会议伊始,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宣读了省作协对弋舟的表彰,鼓励弋舟再接再厉,再出佳绩;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在外地开会不能前来,但他特意送来了寄语:“弋舟是国内年轻作家中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他回到陕西,一定能给陕西的文学事业带来活力,能给陕西的青年作家起到表率作用。”弋舟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今年我回到了陕西,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大事,也事关我今后文学创作的道路。回到了西安这块出生与开蒙的土地,我将其认定为归队与还乡,我的写作必将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那个曾经更多地将目光投注漂泊的个体写作者,从此将扎根,这也是我重回陕西的源泉。陕西文坛在中国享有盛誉,重视将个体经验放置在辽阔的人类背景之内,这都是我意欲弥补的欠缺所在。陕西文气浩荡,文脉流长,但愿我不负文学美意。我会加倍努力,为吹响新时代‘文学陕军再进军’的号角而努力。”

弋舟的获奖实至名归

白烨评价弋舟的获奖可谓实至名归,因为他的实力在青年作家中非常突出,他在外地游历多年,此番归乡可谓意义重大:“陕西作家在全国都有很强的实力,但陕西缺少中青年作家领军人物。以弋舟为代表的青年作家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他的作品风格非常洋气,值得其他青年作家借鉴和阅读。”孟繁华认为弋舟有了他乡经验再回到故乡,这种经验非常重要:“他的获奖是意料之中,《出警》写出了人生的况味。”贺绍俊从陕西文学一贯以来的创作分析:“陕西的乡土文学创作是优势,但也是局限和堡垒。因为乡土创作风格太强大了,这样无疑会影响青年作家。弋舟的出现让陕西文学创作的色调更加丰富。年轻一代作家带有这个时代的特色,他们让不同风格流派得以展开,让整个文学生态更加良性和丰富。”陈东捷形容弋舟用心理逻辑构建“我与世界”的关系,他的内敛写作用心理和情绪推动情节发展:“他从城市生长起来,关注当下城市的生活,沉思着,跋涉着。”

阎晶明表示:“弋舟获得鲁迅文学奖无疑是对他创作实力的充分肯定,省作协此次举行庄重严肃的表彰研讨会,是对陕西中青年作家创作的极大鼓励。对于接续陕西的文学传统,弋舟的到来,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弋舟游历外乡多年,他的作品带着异乡对他的影响,这对作家而言,是很有裨益的,这种复杂性和多元性必将伴随着他的创作生涯。他的创作很有特色,很多地方值得研究,今后可以有更多自己的风格,继续投入和展示强大的生活。”

记者张静

新闻推荐

公安鄠邑分局邀请法律顾问 就“扫黑除恶”法律实务应用进行专题培训

阳光讯(记者张京)为落实全国、省、市扫黑除恶推进会议精神,持续推进鄠邑分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强化公安...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