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战略任务 激发经济社会活力
本报记者汪曼莉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五新”战略任务。聚焦未来几年,追赶超越是最鲜明的主题,“五新”战略任务是最重要的任务。日前,省统计局对全省“五新”战略发展成效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陕西省“五新”战略发展成效已显现。
结构变革孕育新动能
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2017年,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8%,较上年增长1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较上年增长1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9.5%,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态势明显。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全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2.19%,居全国第八位,西部第一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22.55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新业态、新产品快速发展。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网上零售额较上年增长47.8%,快递业务量较上年增长24%。工业机器人产量较上年增长21.0%,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增长67.7%,太阳能电池产量较上年增长66.7%,新能源汽车、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
要素聚集助推建设新高地
开放型经济开启新征程
当前,“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等政策机遇“多重叠加”,陕西省开放型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陕西省进出口持续高水平发展,2017年出口增速保持全国第2位、西部第1位的良好位次,外贸依存度达到12.4%,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军民深度融合扎实推进。2017年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居全国第2位,“民参军”单位新增106家,总数达589家。三大区域协调共进。关中地区加快创新驱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4%,较工业占比高14个百分点。陕北地区全力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8%。陕南地区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内生动力活力增强
非公经济稳中有进
2017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速由上年下降3.6%转为增长10.8%,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4.1%,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全省78个县(市)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局面。新主体增长强劲。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55.19万户,较上年增长42.79%,创下改革以来最高增速。2017年年末全省“五上”企业共20610个,较上年末增长13.2%,增速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1位。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2017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2%,城镇登记失业率3.28%,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陕西省居民收入增速已经连续多年高于人均GDP增速。民生投入力度不减。全省财政民生支出3970.8亿元,较上年增长10.5%;占全省财政支出的82.2%,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环保等重点支出均得到了较好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710.15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提高到人均470元,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60%,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1人,较上年多5人,健康陕西建设积极推进。
软硬实力同步提升
老陕新形象全面重塑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2017年9月底,陕西省一次性削减涉企证照49个,实行“54证合一”,大幅缩减企业进入市场的程序和时间。正在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大大推动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全域旅游活力四射。2017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23亿人次,较上年增长16.4%;旅游总收入4813.59亿元,较上年增长26.2%。文化产业焕发蓬勃生机。2017年全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817.29亿元,较上年增长19.5%。绿色发展稳健起步。2017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2%,能源资源利用率提高。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较上年增长30.1%。全省13个市(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5.3%,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白丹“真美,太梦幻了,我还要拍一张!”11月初,汉中湿地公园的芦苇随风飘荡,粉黛乱子草宛如云霞。“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全...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