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罗宁:『高原·高原展』就是我们的精神高原

华商报 2018-10-30 02:15 大字

2010年就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到2018年的八年时间里,罗宁推出了7届“高原·高原展”。至今,“高原·高原展”已经成为陕西,乃至西部美术的一张名片,作为总策展人,在接受华商报专访时,罗宁说,“高原·高原”已经从一种地理概念,变成了一种对精神高原的追求。

缘起:一个美术馆,没人看展,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2010年3月,罗宁就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彼时,作为陕西省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品的匮乏,是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我当时就意识到,必须有一个“抓手”,那就是创办一个品牌展览,去促进创作,提升馆藏,促进艺术家、老百姓对美术馆的关注。毕竟,作为一个国立的美术馆,它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是摆在第一位的。一个美术馆,如果没人来看展,那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罗宁表示。

当年,在连续参加了上海双年展和广东三年展,见识了两个展览的热闹和影响力之后,罗宁当即决定,一定要办一个属于陕西、属于西部的品牌展览,“有数据显示,全国美术作品70%的素材都来自西部”。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1年10月,“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正式拉开序幕,而在接下来的8年内,除了2016年因为举办“中国艺术节”,停办了一届之外,罗宁实现了当初的承诺,高原展必须一年一届。

“第六届高原展成功举办之后,我们出了一本画册,中英文对照版本,叫做《回望高原》,精选了前几届的100幅藏品,并配了100首诗。”对于“高原展”,罗宁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可以和国外美术馆建立联系,让高原展的藏品走向国际,展示西部美术文化,“我相信《回望高原》以及无国界的藏品,能打开西部美术通过国际的通道。”

成就:从进学生宿舍推广,到参展艺术家遍布全国

现在很多人说起“高原展”,都说“这个展览非常棒”。但很少有人知道,“高原展”刚启动时遭遇人员不足、资金匮乏、艺术界怀疑等困难,有不少人认为,高原展能坚持三届就不错了。“事实证明,我们坚持下来了。”说这话时,罗宁一脸轻松,他似乎忘了“高原展”刚起步时,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到美术馆来看高原展,他是如何到大学宿舍楼去宣讲的。

“2012年,我们到西安美院去做推广,当时罗馆刚下乡回来,连家都没回,裤脚都是泥,就那样站在美院教学楼和宿舍之间的通道,给学生讲“高原展”。”时任陕西美术博物馆推广部主任的张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十分感动,“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想过,现在各大高校热烈邀请我们进校园,在大讲堂、在能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讲“高原展”,聊艺术。”如今,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看“高原展”,参加各种公教活动,成了热爱艺术的老百姓每年的期待。

罗宁告诉记者:“高原展作为地域性的艺术盛会,现在已经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美术界关注的焦点。参展的艺术家从一开始的陕西艺术家为主,到西部艺术家居多,现在参展艺术家遍布全国。”

遗憾:最亲密的搭档,没有看到“高原展”如今的荣光

“8年7届展览,一届比一届好,参与的名家越来越多。作为一个美术馆,举办这样一个系列大展,应该没这么顺利吧?”华商报记者问。“确实非常艰难。团队非常辛苦。”第四届高原展,罗宁带着团队来到西藏推广。因为剧烈的高原反应,罗宁氧气不离身,嘴唇青紫地做宣讲……第五届高原展时,因为展览经费不到位,罗宁想尽办法从其他项目硬挤出资金,为此还向组织写了检查。

对于罗宁而言,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但2015年,第四届高原展举办之前的一场意外,却让他几乎崩溃,“那一年,我们这个团队失去了最重要的干将之一,我失去了最亲密的搭档张养玉。”提到此事,罗宁抬起头,语气变得非常低沉。在他的眼眶里,泪花在闪动。

时任陕西美术馆副馆长的张养玉,几乎承担了“高原展”最重要的工作。为了确保参展艺术家冯远作品的安全,张养玉曾经带了4个人,连夜开车到北京取作品。当天开车回西安。

“养玉因病突然去世。让我们觉得天塌了似的。但我们只能擦干眼泪,继续干,才不能辜负养玉的付出。”罗宁告诉记者,在匆匆送走张养玉之后,他们当天中午就赶到成都,展开“高原展”的推广和巡展工作。“高原展”至今,最遗憾的是养玉没有看到它如今的荣光。”

今年,随着“高原展”进入第七届,罗宁已届退休年龄。他表示,高原展如同所有美博人的孩子,不管将来什么情况,只要展览需要他,他一定会尽可能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高原展一直办下去,越来越好。这个荣耀属于每一个为之奋斗过的人,包括我,也包括养玉。“高原展”,就是我们的精神高原。”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学术主持看“高原”

从2011年首届“高原展”开始,著名评论家程征、沈奇和张渝,组成了展览的学术主持团队。8年7届,他们见证了“高原展”从无到有,到现在成为陕西的文化名片。对于“高原展”,他们不管是赞赏、期待还是批评,都希望“高原展”越来越好。

程征:“高原展”不要土,不要俗,不要小圈子

■评论家简介:程征,1944年生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华商报:“高原展”有着怎样的艺术理想?

程征:“高原展”举办七届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它的影响不仅仅在陕西,而是在整个中国美术界。它在开创之初根据区位特征来创意,我当时提出:第一,我们办展览一定不能被陕西地图圈起来,而应该是办全国性的美展。第二,我们怎么保持学术的纯粹性、干净?到现在这两点坚持下来了。我们不要土,不要俗,不要小圈子。今年油画和雕塑一等奖的作者都不是陕西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愿意参与这个活动,这是一种承认。有了这个基础,来自全国的优秀作品从工作室走出来,观众就享福了。

华商报:本次美展有什么新的表现?

程征:“高原展”欢迎各种艺术语言、艺术风格、艺术体系的表达。这次邀请展请到江西“八零油画学社”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很有新趣。这样的艺术沙龙现在有很多,他们不承袭美院、画院,就是几个人合得来,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来参与社会。这反映出中国当下的艺术形态之一。这些团体是自然派生的,但是很正能量。他们花开了,我们把他们的花盆端来欣赏,这是我们办展过程中不期而至得到的东西。

华商报:雕塑是今年新加入的项目,它是最有可能进入公共空间的艺术,您如何看待雕塑与城市的关系?

程征:中国古代也有雕塑,但它是“非艺术的艺术”,比如殿宇门前的石狮,帝王墓道前的石人、石兽。城市雕塑不是中国的正宗传统,但欧洲城雕非常发达,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学习,用雕塑体现美术的社会功能,它是城市功能完整性的点睛之笔。但是艺术家也有困惑,首先是甲方的时限、话语权,都是非艺术性因素,如果艺术家修养不够把持不住就做不好。第二方面涉及雕塑语言的问题,不是任何雕塑都可以拿到广场上去,要考虑环境系统,以及雕塑家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和把控。华商报记者 路洁

沈奇:初心成大业,平地起高原

■评论家简介:沈奇,1951年生人,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华商报:请谈谈“高原展”持续到第七届,逐步形成的特点。

沈奇:“高原展”第一届时,我提出了“三原理论”,即“原发性的生命体验”、“原生态的生存体验”和“原创性的语言体验”,成为征稿和评奖时的理论依据。“高原展”从边缘与中心的对话,最终成为具有中心凝聚力的坚实平台。我把它总结成“初心成大业,平地起高原”,在一个相对保守的、坚硬的现实主义地缘文化板块上,把事务当事业来做,将梦想当现实来追求,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原精神”!

华商报:如何评价“高原展”的学术地位?

沈奇:“高原展”有明确的、独具位格而一以贯之的展览模式和展览理念,形成了自圆其说的、以“三原”理论为核心的“高原展”美学体系,有独到的学术含量和历史意义。形成了超乎地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接下来进一步走出去、请进来,在中国西部与东部、北方与南方唱和与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别开一界的文化聚焦点和艺术风景线。

华商报:您提到“走出去,请进来”是计划之中的吗?

沈奇:实际上现在“高原展”已经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展了,成为国际化展览只是时间问题,迟早会变成走出国门,联系东西方的艺术展。

华商报:普通参观者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场展览?

沈奇:我也是美术馆的参观者,以前往往遇到什么展看个什么展。而“高原展”成为本土的一个常规性的展览、像节日般的美育项目。在家门口有这样一个全国参与并且受到海内外关注的展览。成为陕西的艺术爱好者的一份享受和骄傲。华商报记者 路洁

张渝:能力足够大,无谓高原还是高峰

■评论家简介:张渝,1964年生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陕西国画院研究员。

华商报:作为学术主持,你对“高原·高原展”是如何定位的?

张渝:高原展立足于西部的事实本身已经标识出了自己的学术定位:高度与厚度。这样的学术目标,需要西部地区原生、原初、原创的学术因子,但也需要广纳博取。从学理上说,真正的艺术高度往往超越地域性。

华商报:“高原展”刚创办时,你曾提出过批评。现在你觉得它是否还有需要提高的地方?

张渝:如果说我对“高原展”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它还没有完全实现我心目中的艺术的高原这一目标。我所说的“艺术的高原”是指艺术创作上的艺术的高度。当然地域文化意义上的艺术高度,也是艺术高度的一部分。立足西部的“高原展”也不拒绝甚至对抗东部学术,特邀艺术家就经常有东部艺术家。比如今年特邀的油画学术团体“八零油画学社”就来自于江西南昌。但是这种特邀的方式还是蜻蜓点水式的,只有涟漪。怎么评价这些涟漪?从好的方面说,它具备“搅动一池春水”的能量;从欠缺的方面看,学术的持续性不够。一个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是“水痕圆到岸边无”。这一点,不能不警惕。

华商报:对于高原展的将来,你有何建议和期待?因为经常有人拿高原和高峰来说这个展览。

张渝:高原和高峰都是各种能量汇聚之后而凸起的物理形态。高峰和高原的对比、争论基本无意义。一个文化场域,只要能力足够强大,就够了。至于是高原还是高峰,并不重要。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摄影 陈团结

新闻推荐

让哄抢他人财物者尝尝法律的味道

新闻背景——10月17日,一辆满载橘子的辽宁籍大货车发生追尾事故在陕西洋县就地售卖,部分橘子被人偷拿哄抢。事情发生...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