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陕西制造业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
辛刚作
本报记者王向华见习记者赵莎莎
1978年到2018年,从“八大工业传统支柱产业”到“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再到“六大新支柱产业”,陕西制造业一直占据着陕西工业发展中流砥柱的地位。经过40年的长足发展,陕西制造业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关于陕西制造业40年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制造业跟随着陕西工业结构的调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99年。在改革开放前20年,陕西轻工业发展迎来黄金期。据调查,1978年陕西轻工业总产值为43.06亿元,1984年以后轻工业增速加快,1990年轻工业总产值增速已明显快于重工业,到1999年轻工业总产值达到563.4亿元,比1978年增加12倍。人民生活必需的消费品制造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能源化工、原材料工业获得重视,夯实了陕西基础工业根基。
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陕西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优势产业集中发力,重工业化趋势凸显,制造业规模由小变大,陕西制造业迎来了迅速腾飞的十年。据调查,自2000年起,陕西工业总产值扩张明显,2002年突破2000亿元,2006年突破5000亿元,到2010年达到12421.8亿元。2004年至2010年,6年间陕西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递增,到2010年达到1528.94亿元,增长近13倍,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在这一阶段,陕西制造业支柱产业增势强劲,主导产品增长迅猛。调查显示,2009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冶金工业”八大工业支柱产业企业单位数量为4146个,比2004年增加1912个,单位数量占全省比重92.5%,比2004年上升4.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8274.85亿元,比2004年增加5912.02亿元,占全省比重97.7%。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有色金属等主要工业产品增势强劲。在原有工业基础上,陕西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医药、航空航天器制造等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已成为陕西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阶段为2011年以来。这一阶段,陕西制造业努力适应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调结构、促转型成为陕西制造业发展的主线,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调查显示,在工业调结构的转型过程中,陕西全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从陕西PMI指数看,近两年陕西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缓解了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下行压力的局面,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等能耗低、产业链长的行业带动经济增长作用凸显。从产值占比来看,2016年,陕西医药制造业占比为3%,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为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为3.4%,分别比2009年占比提高0.7、0.5和1.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发展较快,至2017年陕西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已超过300家,规上企业的汽车产量已从2001年的1.86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61.65万辆,产量增加超过32倍。
与此同时,陕西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不断加强节能技术改造,万元产值能耗基本呈现递减趋势,2016年制造业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仅为2005年的33.7%;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丰富。据调查,2001年至2017年,陕西共取得省级以上制造业科技成果4140个。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从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办公室获悉,陕西省在全省范围开展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专项整治。省简化企业开...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