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唐里的中国故事
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绿脸兵马俑”。本报记者戴吉坤摄
本报记者安涛摄
本报记者郭青
了解中华文明,追寻文化记忆。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224万人次在陕西文博单位里体验传统文化。近年来,每逢节假日,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把参观文物、增长知识作为欢度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的国庆假期即将来临,到博物馆参观国宝重器,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也不失为节假日一项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今日,本报遴选出几组堪称国之瑰宝的文物重器予以解读,为读者参观游览提供参考。
何尊上最早的“中国”铭文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
曾任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的文物专家任周方,讲述了何尊从发现到被确定为珍贵文物的故事。1963年6月,一个叫陈堆的人在租住房子后院发现因下雨而坍塌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刨出了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从宝鸡返回宁夏固原,临走时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将其卖给了废品收购站。随后,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废品收购站看到了这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的铜器,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高38.8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1975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发现铭文,并将这尊青铜器命名为何尊。为什么命名何尊?原来“何”是西周早期一个奴隶主贵族的名。对于奴隶主来说,受到周成王的接见无疑是件荣幸的事,为了让后代铭记祖先的殊荣,便把自己受到周成王接见的事情铸刻在青铜器上,所以命名何尊。
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陈亮介绍,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之事。陈亮说,周代大量使用的“中国”称谓,至少具有四种含义。一是地理意义上的所谓“中原”地区,《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雒邑”为今洛阳城,“土中”为今中原大地。二是政治意义上的所谓“天子之国”。三是民族意义上的“华夏”民族,至周代,夏、商、周三族逐渐融合为一个民族整体,即“诸夏”或“华夏”;周代存在着五大民族集团,《礼记·王制》中有载:“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这里的“中国”,主要指华夏民族。四是文化意义上的“华夏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一词的内涵逐步跨出了中原,继而指代华夏民族整个居住地和所建立的国家。
此外,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甲骨文,表示“得到”还是表示“道德”,全部用“得”字表达。何尊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的全部用“德”字,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何尊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绿脸兵马俑”精彩亮相
说起秦始皇帝陵中的兵马俑,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我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近日,“帝国强兵——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秦跪射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面向公众开放。其中,秦兵马俑中发现的唯一一尊“绿脸兵马俑”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赏。
据了解,该“绿脸兵马俑”于1999年发现于兵马俑二号坑东北部的跪射俑军阵中,除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脸部全部由矿物质的石绿颜料涂成绿色,极其罕见。它的发掘出土曾引起学界轰动,专家学者对其“绿脸”形成的原因也在持续研究讨论中。除展示珍贵的“绿脸兵马俑”外,该展览还利用大量的展板、多媒体演示、互动技术等手段,深层次地解读跪射俑及秦代雕塑艺术、军事等秦俑背后的故事,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秦俑之美和秦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跪射俑是秦弩兵的一种,它的出土充分印证了秦军在冷兵器时代拥有弩兵兵种的历史事实。考古资料也证实,秦俑在烧制完成后,通体均施有彩绘。然而历经2000多年,如今绝大多数秦俑身上只留有少许颜色痕迹。
“秦汉陶俑文物对话”成热点
不久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的“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成为游客参观的一个热点。
汉朝在系统继承秦朝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经过汉初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特别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用“休养生息”等各种措施鼓励和发展生产,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为西汉开通“丝路”、开疆拓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览以秦汉陶俑对话的陈列形式,向观众介绍了两座帝陵的情况,展示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内容,为秦陵与汉陵、秦汉陶俑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观众可以通过展品辨源识流,从中感受秦汉文化的传承、变化与发展。
从唐墓壁画中看鼎盛中国
9月22日晚,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长安明月夜”公益活动,200多名公众代表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历史文化知识和亲子活动中体验中秋博物馆之夜。受邀的公众代表在专家的带领下,走进唐代壁画珍品馆,聆听专家的讲解,赏析唐代壁画,解读唐墓壁画中的美食,感受大唐的风韵。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介绍,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唐代墓葬壁画气势恢宏、画技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中,《阙楼·仪仗图》《马球图》《宫女图》《狩猎出行图》《礼宾图》这5件(组)18幅壁画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唐人以兼容并蓄、广纳百川的胸怀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亦以开放的姿态将唐朝的文化向周邻流布,主要表现在文化制度、葬式葬仪(墓葬壁画)、服饰、乐舞百戏等方面的输出。可以说,唐代中原地区与边疆及中亚、西亚地区民族或政权的交往是多层面的、持续的、双向互动的,有力推动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唐代社会的发展。《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图》《胡腾舞》《胡旋舞》等作为唐墓壁画中文明交往的代表作,印证了史料记载的唐朝与300多个国家交往的史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扬)9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发布会上了解到,5年来,陕西省依托...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