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说法 滴滴试运营全程录音 能否保乘客安全?会不会泄露隐私?
录音实时加密上传至服务器,保存7天后自动删除
车主或乘客用户无法自行下载、调取或播放
网友
录音开启权限应给用户,为什么不装无死角监控?
司机车辆严格审核才是重点
律师
全程录音牵涉个人隐私信息,防控功能不够
须建立相应的等级保护制度
9月8日起,滴滴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中(快车、优享、专车等)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全程录音能否有效保护乘车人安全?这种模式是否又会对乘车人隐私造成侵害?多位律师向华商报记者谈了他们的观点。
>>如何开启
司乘双方授权后自动开启
不授权不能正常约车
据悉,开启录音非常简单。在司机端,司机只需更新到最新版本的滴滴车主App,点击出车后,根据相应的录音授权提示、阅读相应的规则后,点击授权,即可一键开启。该模式下,行程中滴滴车主App会自动开启录音,与全程路线平台监控一起为司机、乘客构建行车环境。
在乘客端,乘客需更新到最新版本滴滴出行App,在叫车前,根据相应的录音授权提示、阅读相应的规则后,点击授权,即可一键开启,后续行程不再做单独提示。乘客授权并一键开启模式下,行程中滴滴车主App会自动开启录音。
据滴滴介绍,录音功能为授权后自动开启,不授权则不能正常使用网约车。
对于很多人疑虑的隐私问题,9月8日滴滴页面显示,录音将实时上传至滴滴服务器,车主或乘客用户无法自行下载、调取或播放。“录音直接加密上传,保存7天后自动删除,如有纠纷,会适当延长。”
若不想被行程录音怎么办?录音协议提示,如乘客使用的滴滴出行App版本未及时更新,无法对录音进行授权,则录音不开启。在“拼车”场景下,获得车主及部分乘客用户同意后录音将开启。
>>网友声音
录音开启权应给用户
司机审核才是重点
对这一整改措施,网友们意见不一。
“录音是让事情发生以后有证据而已,但是事情要如何防止发生呢?”
“录音开启权限应该给用户,为什么滴滴不能装无死角监控呢?”
“司机车辆必须严格审核,考核、监督、培训才是重点。”
“以后坐滴滴全程静默状态吗?别说话别打电话,不然隐私泄露,滴滴也不会负责任吧?”
>>律师观点
全程录音牵涉个人隐私信息
防控功能不够
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王丽萍律师认为,对于滴滴全程录音,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滴滴全程录音关涉个人隐私,那么滴滴作为营利性企业,是否具备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权利?这一改进举措是否得到主管部门的同意?如果滴滴录音数据被泄露、被用于营利性活动,甚至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那么滴滴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对于收集的这些信息如何管控,滴滴并未说明,官方也未说明。
第三,录音资料从取证角度来讲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其防控功能显然不够。这种防控对于普通司机来说,可以起到抑制其不良、不法行为的发生,但是对于蓄意作案者来说,完全没有阻却其犯罪行为的作用,无法保证乘车人的安全。
她以某专车为例,其司机系隶属运营平台,车内的监控、追踪等设备完备,其安全性确占上风。“因此,滴滴是否应将防控措施的重心放在司机的审查上,提前规避风险?”
王丽萍说,《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等均明确了对隐私权的保护,“滴滴的全程录音势必牵涉公民个人隐私信息。那么,在企业自治原则下,其出台的规定或政策与法律法规相悖时,政府、主管部门是否应就其出台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干涉呢?”
滴滴应对录音建立相应的等级保护制度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认为,如果全程录音功能设置强制性配置,则会对乘客和司机的隐私有所影响。因为,一些乘客在行程中打电话沟通中,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等问题,滴滴平台则触犯《民法总则》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之规定,及《侵权责任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如果全程录音功能设置非强制性配置,而是选择性的。乘客考虑到个人隐私,一般情况下不会启用,形同虚设,这样,虽然不会侵犯乘客的隐私权,但是不利于保障乘客的安全。
因此,应把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全程录音可设置强制性配置,但是,滴滴平台应采取录音加密传输,录音数据不可随意调取,不得随意泄露出去,须建立相应的等级保护制度,只有在涉案情况下才可由公检法依照职权调取,除此之外,不允许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调取。
>>他山之石
国外网约车咋监管
据报道,网约车的监管早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允许网约车存在的国家,其监管模式主要有三种:美国式中性监管、英国式限制经营和新加坡式严格控制准入。
为管控网约车,美国政府创造了新的术语:运输网络公司(TNC),即支持在线连接乘客与使用个人非商业车辆驾驶者的平台。Uber与LYFT(打车应用,译作“来福车”)被并入TNC当中。按规定,TNC需对接入车辆负责,个人非商业车辆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核查,不得在街上巡游揽客,通过预约服务载客。
英国网约车在准入门槛上有所限制,并通过限制经营的方式保护出租车行业利益。网约车驾驶员的申请有年龄、驾龄的限制,通过背景审查、身体检查和相应考试后,方可获得营业资格。
新加坡2015年出台的《第三方预约出租车服务提供商法案》要求成规模的网约车平台在陆路交通管理局注册,方能获取经营许可。网约车司机必须严格审查驾照年限、健康检查、背景检查、职业资格考试等环节,以保障乘客安全。
针对各方提出的安全诉求,各网约车平台均采取措施回应。
SafeTrek(一款安全类手机服务软件)上的单个按钮可以充当触发器,当使用者感觉危险时按住按钮,它会发出无声警报,使用GPS追踪使用者的位置,引导警察到达定位地点。
bSafe(一款安全类手机服务软件)则可以设置自动计时器警报,以便在一定时间内如无回复时帮助完成警示通知。华商报记者 宁军 实习记者 于震
华商连线
进驻式安全专项检查
会对滴动大手术吗
重庆大学教授、法学博士齐爱民表示:滴须制定客服与接警处理方案
针对滴滴顺风车合法合规以及安全性等问题,9月5日,交通运输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10部门及相关专家组成的检查组进驻滴滴公司,展开为期半个月的进驻式安全专项检查,这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当中应属首次。
如此“规模”的进驻式安全专项检查究竟怎样展开调查?会对滴滴进行一个洗心革面的大手术吗?9月5日,重庆大学教授、法学博士齐爱民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作了专业解读。
从严审查司机从业资格
清理人车不符
华商报:你认为,此次安全专项检查将怎样展开?调查哪些方面?
齐爱民:国家监管部门会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对国内网约车运营市场进行规范整治,对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检查会常态化。对滴滴公司应该从五个方面认真地做好合规调查,包括:
1. 司机合法。滴滴司机从业资格的认证门槛应该更高更严,一些有吸毒、酒驾、故意伤害等前科或不良投诉的司机,应彻底逐出网约车市场。滴滴公司已承诺升级全平台司机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
2. 车辆合法。从事网约车的车辆最起码要有合法运营资质。伪造车牌、伪造运营手续的车辆,严禁从事网约车服务,以后滴滴司机出事,涉事车辆运营手续不全,那就是滴滴平台的监管失误。据了解,目前天津、深圳等地对滴滴提出“人车一致”的要求。滴滴已承诺在人车不符清理计划基础上,持续开展犯罪记录筛查、每日出车人脸识别等行动。
3. 保险合法。滴滴司机犯事,提供运营服务平台的滴滴,要有正常的快速理赔机制。
4. 上路合法。推行网约车道路许可证。
5. 平台合法。推行滴滴国牌和地牌分置,按照注册地属地管理,地牌在地方当地办理,便于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集中管理,避免推诿和扯皮。
摒弃客服外包
规范机器人与真人客服设置
华商报:除了上述5个方面合法化,你认为滴滴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齐爱民:首先,滴滴应该切实做好职业道德培训,必须制定客服人员伦理规则与接警处理方案。滴滴此前表示将下决心摒弃客服外包模式;并将乘客端原“紧急求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并提示用户添加紧急联系人等。
此外,滴滴机器人客服与真人客服设置要符合一定的比例要求,一旦发生危险报警时,必须真人客服接待并及时处理,与警方协同,尤其是要与公安机关联网实行数据共享,为警方侦办案件赢得时间、赢得主动。
华商报:你预判一下,此次检查最终的结局会怎样?
齐爱民:如果让我预判,最终滴滴公司赔偿、被问责、被罚款一样都不能少。滴滴应该首先对浙江温州遇害女孩家属作出数额不小的赔偿。有关方面不仅会责成对滴滴平台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问责,最终也会对滴滴公司作出罚款,比如按年营业额的4%或者1亿元人民币进行处罚,而且会取其高额执行。华商报记者 燕然
新闻推荐
用爱心和汗水让智慧在这里延伸 以崇高的师德塑造未来 陕西省优秀教师风采录(中篇)
树人先立德育人先育师王小文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树人先立德,育人先育师。作为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德...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