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外卖成塑料袋使用大户 “限塑令”遭遇空白地带

西北信息报 2018-08-16 07:01 大字

本报记者 柴迎

“服务员,这份煎饼打包吧!”东门附近一餐馆内,顾客想要将未吃完的煎饼打包,服务员便拿了两个塑料袋过来,一份煎饼只有薄薄的六张。

吃饭的半个多小时内,商家外卖接单的提示音几乎没有间断过,收银台上有三摞已经包装好的饭菜等着外卖小哥来取,看了一下,每份大致有四个菜,分别用塑料餐盒装着,再统一放在一个塑料袋里。

外卖行业火爆 “限塑令”遇尴尬

载有不同平台外卖的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似乎已经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因为便利,外卖升级为人们的“宠儿”,朋友曾跟记者开玩笑道,是外卖让她不再忍受饥饿。这个说法似乎是有些夸张,但也实实在在的说明了现在很多人对于外卖的依赖。

“周内上班基本天天叫外卖,中午就那么点休息时间,还想抓紧时间眯一会,休假了也是偶尔自己做或者出去吃,还是以外卖为主。”市民杨女士说,自己目前一个人生活,吃饭上比较将就,一个人的饭不好做,也懒得出去,外卖便成了首选,吃完后连着盒子袋子就一起扔掉了,省事。

谈到包装上,杨女士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明白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也知道国家从很早就开始推行“限塑令”,但塑料的使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要说真的不用了,似乎不太可能。

一家米线店每天的接单量在80单左右,塑料餐盒收一块钱,袋子不另收费用。该店老板说,“我们做小生意,塑料包装很划算,虽然都在号召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但市场就是这样。”

通过走访,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商家的外卖包装都是塑料制品,只有少部分选择牛皮纸袋。某连锁快餐分店店长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牛皮纸袋子一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二是为了增强品牌效应。“现在有些商家为了做品牌,会在包装袋上下功夫,我们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统一使用牛皮纸袋。为了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就只能忽视包装上的成本了,但这现在只局限于极少部分,外卖订单量巨大,商家考虑成本问题也理所应当。”

从2008年正式实施至今,“限塑令”推行十年,有效的遏制了超市、药店、商场等塑料袋的使用。但是,近年来外卖行业迅速兴起,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的使用量快速上升,数据显示,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每1单至少使用一个一次性打包盒、一套一次性餐具盒和一个塑料袋,“限塑令”似乎陷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限塑”该往何处去 依然是个难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会半路杀出一个叫做“外卖”的程咬金。

“孩子总是叫外卖,吃完之后就把袋子堆在那,看着都不舒心,白色污染又是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好好整治整治。”市民郭先生有些义愤填膺。对此,陕西省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限塑令”出台明确的法律来进行规范,也没有具体某个部门来主管,因为塑料制品从源头到使用再到回收处理,涉及多个方面和部门。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限塑”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就当前而言,完全禁止没有可实施性,因为没有可替代品。现在国内外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使用新材料,但只是目前的一个想法和以后发展的一个计划,毕竟这种新材料还没有真正研发出来,所以只能通过约束和引导来执行“限塑令”。该工作人员强调,要真正使“限塑令”行之有效,不能仅仅只依靠政府,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加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政府部门也鼓励群众为“限塑”提出更多的建议。

新闻推荐

秦凯何姿:为体育而动为公益而战 ——全民健身达人秀《球球你,动出彩》第二期走进南昌

冠军篇:人在赛场外,心却从未离开体育秦凯何姿这对夫妻退役后的日子忙碌而充实,谈到为何选择参与《球球你,动...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