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 票房突破 30亿元 现实题材影片 何以叫好又叫座?
《我不是药神》电影海报。(东方IC)
电影《我不是药神》7月5日上映,上映22天票房就突破30亿元,口碑票房爆棚,现象级电影就此诞生。它把目光聚焦到白血病人群体,塑造出程勇这个小人物,他从为钱铤而走险代理印度仿制药,到最后为救赎再次铤而走险终成“药神”。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近年来少见的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现实题材电影,它的成功会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什么改变?
“悲喜交加”独树一帜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现实题材电影叫好不叫座是常态。
2014年打拐题材的《亲爱的》由赵薇和黄渤加盟,最终取得了3.5亿多元的票房已属不易。2010年讲述孤独症孩子故事的《海洋天堂》,影片中李连杰、文章饰演父子,票房定格在1412.9万元……《我不是药神》为何能在现实题材中杀出现象级的高票房?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编剧竹子认为,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本身话题性影响力够广泛。医患是一个多年敏感的社会话题,每个家庭都会有感触。“电影没有回避这个社会矛盾,把这个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生存和法律的矛盾。”
第二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在风格上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真实再现了白血病人群体的生存状态。从笑声开始,电影徐徐展开,人们慢慢看到了白血病如何夺走一个生命、摧毁一个家庭。“这种题材很沉重,但是这部电影没有一味地用悲剧来表达,有喜剧元素也有悲剧元素,最终达到了有喜有悲的观影效果。”竹子说,虽然人们常说悲喜交加,但是一部电影能够将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是很少见的。“一般一个电影会有一个主基调,但是这部电影却做到了悲、喜两个基调融为一体。”因此给了观众非常不一样的内心体验。
第三点,主题传递出来一种特别艰难纠结的选择。“好作品越是有争论,观众越是想去看。”这部电影传达的争论,就是法律与生命孰重孰轻?从电影里剧情推进到电影外的观众争论。所幸,结局则做了个光明的尾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情感和认同。
主演徐峥超水准发挥?
在这部电影之前,徐峥的形象代表了喜剧形象。《我不是药神》上映前,从电影名字、主演徐峥、宁浩和徐峥共同监制、新人导演这样的组合因素看,很多观众都以为是喜剧电影。以至于各网络平台打分留言中,常见观众这样的观后感叹:“原本看《我不是药神》是冲着喜剧去的,结果笑着笑着就哭得停不下来了。”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陕师大文学院教授裴亚莉认为,对比徐峥所塑造的银幕形象,从“成功人士”的表面现象中解脱了出来,回到一个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乏力和虚假的真实的人。“这个主人公是在虚假中努力体验真实。”这种形象在当今社会有很强的真实性,徐峥在表演上所达到的高度让这种真实性很好地传递了出来。
她说,徐峥的电影一直都在介入社会层面,之前《泰囧》《港囧》对接的是当代中国人的焦虑点和兴奋点;到了《我不是药神》,体现出他表演和题材上的成熟与升级。对重要社会问题有敏锐的回应,更能够面对和承担。“与《泰囧》和《港囧》中光鲜亮丽的自然风光、城市魅力不同,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地在印度和上海,将社会生活中最让人不忍直视的一面展示出来。”
“这是徐峥演艺生涯中最精彩、最出彩的一部。”竹子认为,以前徐峥的表演多为夸张,这次有生活的温度。他很好地演绎出现实中的英雄是如何产生的,最初为钱铤而走险,随后一步步在压力下的内心变化,最后才成为了药神。
“百姓视角”有质感有温度
竹子认为,这部电影有社会意义,将叙事焦点对准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替社会边缘人员发声。他说,这部电影好在它接地气,有生活的质感和温度。
“现实主义艺术创造的真谛,在于它总是在努力揭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批判。”裴亚莉说,《我不是药神》通过故事、人物形象的设置,表达了自己的批判立场。“电影中导演的立场,正是普通百姓的立场,这在今天的中国电影中很难看到。这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中少见的‘有道德温情\’的一部。”
可这类电影在上世纪80年代并不少见。“像《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大量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都在那个时期出现。”竹子说,其中代表作品包括吴天明执导的《老井》《没有航标的河流》、黄建新执导的《黑炮事件》等。可慢慢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关注现实矛盾的少了,接地气的电影也少了。
《战狼2》让军旅题材主旋律电影再次“受宠”,《我不是药神》会不会也开创这种效应?竹子说,电影市场是羊群效应,肯定会有大量的后来者。“我相信关注民生、社会现实、老百姓生存状态的影视作品一定会多起来。”其实,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也是这种类型,在中国取得很好的票房。最近的电影票房也显示出观众品味在提高,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电影让观众更有感触。
相关链接
优秀现实题材影片盘点
在国内,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并不少,如关注教育、医疗、留守儿童、养老、住房等各类社会问题。竹子认为,关键能否像《我不是药神》一样和市场很好地融合,这就要考验后来者电影讲述的视角和风格等。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发展转型期。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竹子告诉记者,由此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回顾苦难、展望未来,其中不少出自西安电影制片厂。其中,1986年上映的《黑炮事件》,是黄建新执导的一部影片,西影厂出品,由刘子枫、高明、杨亚洲等主演。这部电影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讲述了赵工程师为寻找一枚丢失的黑炮棋子发出电报闹出一场大误会的故事;获得了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美术三项大奖。
《老井》是西影厂1987年出品的剧情片,由吴天明执导,张艺谋、梁玉瑾等主演。电影改编自郑义的同名小说。影片围绕黄土高坡上老井村几代人打井的故事,对水的渴求、年轻人对命运的抗争、社会历史车轮的前行,折射出一个伟大民族在千辛万苦中的世代拼搏。这部电影获奖无数: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
这一时期,吴天明还执导了《人生》《没有航标的河流》等作品,通过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人生》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该片获1985年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没有航标的河流》则根据叶蔚林同名小说改编,获得美国第四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奖——伊斯曼柯达奖。
新闻推荐
日前,诗经里小镇举办西咸新区文化大讲堂第八期“品味经典诗歌传诵陕西文化——e路诗语走进诗经里诗歌朗诵会”活动,再次以...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