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奇石不见檀
本报记者李欢
秦岭北麓大大小小的峪道多如牛毛,传奇故事数不胜数,这潭峪能在鼎鼎大名的“秦岭72峪”中占有一席之地,想必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果不其然。光是这个名字,就有好几种说法。一说作坛峪,又说原名为檀峪。关于坛峪这个说法,几乎没有相关资料支持。但一番探寻下来,发现峪口窄小而峪内开阔。倘若自上而下鸟瞰,大约能看到个口小肚大的坛子模样。
而关于檀峪一名,倒是有寥寥数语的记载。相传,早年峪中盛产珍贵的檀木,因而得名檀峪。但上世纪初期,却误将“檀”字错记为“潭”,并沿用至今。今潭峪口村进山1.5公里左右,仍有“碳沟”,亦是产檀木的地方。原以为这种珍贵木材只产在西南地区,没想到我大陕西从前就有。如此说来,《诗经》中那一首作者不详的《伐檀》,没准就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在潭峪里创作出来的……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这是一首伐木者之歌,是劳动人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嘲弄与责问。他们不劳作,却能“取禾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他们不狩猎,却能“庭有县貆”“有县特”“有县鹑”。那些淳朴而善良的人们,也许还意识不到造成这种不合理分配现象的社会根源何在,但凭借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他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生产者不是所有者,所有者不是生产者,何其不公。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竟然还没有提到潭峪石奇这回事。
一路沿着潭峪河向峪内进发。夏季雨多,潭峪河水量丰沛,哗哗流水声不绝于耳。走了没多远,就能看到一段连接河东西两岸的路面已被水漫过,在下游位置形成了一处矮瀑。蜿蜒的河水依着山势流淌,为粗犷的大秦岭平添几分灵秀之气。河水清冽冰凉,在骄阳的照耀下,泛出点点白光。
时值盛夏,峪内植被繁盛,满山满眼无不是绿意盎然。俗语说“绿配蓝,猪狗嫌;红配绿,赛狗屁”,话虽有些粗俗,但却是人们在搭配审美过程中总结出的规律。然而这样的规律正在逐渐被打破。除了T台上设计师们越来越大胆的撞色拼接外,只要到这大秦岭中看看,那湛蓝的天翠绿的叶艳红的花,搭配在一起竟毫无违和感。
沿路探寻,石头见了不少,却找不出个奇特之处来。若非要称奇,那大约是它们所在位置都让人匪夷所思。那些或没于草丛或横卧路中间的落石,真是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刘媛通讯员李一峰)织专家进行省级质检中心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资质认定评审等程序,取得了“陕西省豆...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