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李星: 人老了的孤独不是没朋友, 而是怕没书读
李星记者 尚洪涛 摄
对于评论家而言,读书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评论家爱读书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读了一辈子书,至今依然把读书当作最大的爱好——陕西省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说:“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注定了我的命运。我感恩读书,因为读书,我才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受小学老师启蒙,他爱上了读书
有人说,如果陕西文坛没有一批优秀的评论家,那么陕西的作家也许不会取得这样伟大的文学成就。作家评论家,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李星就是陕西省优秀评论家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很多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在兴平农村的男孩,未来会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评论家。
李星告诉记者,他出生在渭河边的一个小村庄里,整个村子还不到100人,他家几代都是地道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用他的话说“我母亲剪鞋样,想在家里找片纸都困难。”可就这样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调皮归调皮,学习成绩却特别好,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来不觉得学习是个事儿”。因为家境贫寒,冬天没有鞋穿,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上学的他,期末考试成绩依然是优秀。年少懵懂时,他也曾有过上房揭瓦的顽皮,真正让他开始萌发了对书籍的热爱是在五年级。“五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非常爱读书,也自己写诗念给我们听。还会跟我们分享一些精彩的章节片段,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老师的喜好影响了李星,他从老师那里借来了《保卫延安》,用周六一个晚上加上周日一个昼夜,居然读完了一部厚厚的《保卫延安》。周一到学校还给老师时,老师说:“没读完不着急还的。”他说自己读完了,说着还背诵了一段,老师从此对他刮目相看。从此,班上的《中国少年报》、连环画等老师都会特意让他先阅读,等到全年级举行少先队队会时讲给大家听。
读书改变命运,也决定了命运
李星至今记得,他自己购买的第一本书是童话集《拇指姑娘》,他读得津津有味;而他自己拥有的第一本大部头的书就是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记得那是父亲卖葱挣了钱后,他软磨硬泡缠着父亲买的,他说:“当时花了三毛钱呢,真是个大价钱。”从喜欢上读书后,他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看文学杂志。上了初中后,峻青的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等,让他看得如痴如醉。他说自己阅读能力很强,在年级每周的读报时间,当时还是初中生的他的诵读水平甚至超过了高中生。
李星说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决定了他的命运。所谓“改变”,是因为喜欢读书读报,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攻读文艺理论专业;而“决定”,是因为他从此开始了一辈子的读书之路。李星说自己阅读量特别大,什么书都读,别人在读《三国演义》时,他已经在读《三国志》了。当记者去他家中采访时,他案头放着的是《资治通鉴》《阅微草堂笔记》以及《世说新语》。他还讲起一个小故事,到了省作协工作后,家里孩子小,为了躲避孩子的吵闹他每晚就在作协的办公室里读书,而路遥是个“夜猫子”,晚上在作协院中看到谁的灯没有关就往往会到那坐会聊天。李星说:“我觉得晚上是我的阅读时间,他却非要拉着我聊天,没办法,为了看书,我只好又躲回家里,忍受孩子们的吵闹。”
作为评论家,读书也是李星工作的一部分,只是普通人可以有选择地读,但有时烂书他也得读。李星说:“自然,读不好的书就会快一些;读到好书,我会舍不得读完。”退休后,读书依然是他生活的重心,今年三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去他家中探望时,他跟铁凝说了句话:“人老了的孤独不是没有朋友,而是生活失去了目标,感谢读书,让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他说,只要眼睛允许,有书读,那就是他生活的意义。
记者张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石喻涵)6月2日,由全国公安文联、陕西省公安厅联合出品的电影《长安盗》在西安正式开机。省委常委、省委政法...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