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发展 传统习俗中挖掘资源“二次创业”奔小康

西安日报 2018-06-02 06:31 大字

袁家村街道上别具风格的装饰。

转眼来到2007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村办企业下马,村集体经济萎缩,村民收入下降,袁家村逐渐沦为一个“空心村”。当宰建伟再次来到袁家村时,此次村子一片萧条景象,“整个村子就东西一条街、南北两排房,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成年壮劳力几乎都外出打工了。”

袁家村站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此时,党支部再次发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战斗堡垒”精神,一个有理想、敢担当、事业心强、责任心重,对群众感情深的新党支部担当起“二次创业”,振兴袁家村的使命和责任。

村民宋应军至今还记得新当选的村支书郭占武的一席话,“我们要千方百计谋发展,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绝不让一家一户掉队。”郭占武要求全体干部不谋私利,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群众。

如何干,怎么干?郭占武发现了别人看不到的资源——村民的日常生活、乡村的传统习俗。“当时我们定的主题是‘关中民俗、乡村生活\’,实际上就是现在的乡村旅游。”郭占武回忆说。

郭占武首先在村里做了一条关中传统老作坊为主的老街,尽可能找到农村原始形态,追求农村真实性和活化状态,“当时在100米长的一条街上聚集起六七个作坊,油坊在榨油,醋坊在酿醋,磨盘在磨面,纺车在纺线,织布机游客可以上去体验,让城市人找到了久违的乡愁和民俗,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陕西!”

宰建伟竖着大拇指说,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资源,从乡村的传统习俗中挖掘资源,这是郭占武带领的党支部“化平凡为神奇,发商机于寻常”的过人之处。在没有任何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参与、没有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和社会资本进入的情况下,党支部自立项目、自筹资金、自组团队、自己策划、自己规划、自己设计,硬是在一片荒沟荒地和旧厂区的废墟上,建成了今天享誉全国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旅游景区,使关中民俗再现神韵,大放异彩,更让乡村生活生机勃勃,魅力无穷。

新闻推荐

“小小建筑师”比赛垒石头

孩子们比赛垒石头昨日,古老的游戏“垒石头”重现孩子中,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金泰假日花城小学的900名小朋友和家长汇聚在...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