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高新一中初中女子曲棍球队在香港曲棍球交流赛中荣获季军7月她们将再次踏上征程

阳光报 2018-05-23 01:57 大字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曲棍球队是陕西各个中学里唯一的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建队以来战果累累

初中校区队员与香港队队员互赠礼物

高新一中初中女子曲棍球队在香港曲棍球比赛中荣获季军

  青翠欲滴的初中校园里,一支曲棍球队的“女子汉”们正在拼命地练习着。运球、接球、推球、射门……手执曲棍的女生们你追我赶,攻防严密,让人惊叹不已,这就是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曲棍球队。她们在今年3月接受香港曲棍球协会的邀请,赴香港参加首届五人制曲棍球交流赛,荣获季军。

  目前,初中开设特色体育课程曲棍球在西安市并不多见,这支球队是陕西省各个中学里第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女子曲棍球队。 记者 杜丽芳 文/图

  建立之初 举步维艰

  曲棍球名称起源于法语,意即牧羊人的拐杖,是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现代曲棍球运动始于19世纪初的英国,并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83年,我国将曲棍球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8年,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尽管如此,古老的曲棍球运动目前在我国的普及面仍不够广,在中小学涉及曲棍球的更是凤毛麟角。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女子曲棍球队,便是陕西省唯一的一支球队。针对很多人不太熟悉的曲棍球运动,学校曲棍球队指导教师刘宝介绍说,青少年参与曲棍球运动,可以锻炼他们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

  近年来,学校一直倡导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在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为了不断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开设了110多个丰富多彩的社团。2014年,曲棍球社团也应运而生。

  很多学生连曲棍球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何况要在学校组建这样一支球队?学校还没有场地,又该如何训练?面对重重困难,学校校长王凤进专门为曲棍球队辟出一块地方,建起了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简易五人制曲棍球场地作为球队的训练场地。

  球队成立以来,队员每天早上进行体能训练,下午放学后,他们都要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简陋的场地上训练。两名老师作为教练为这些队员们训练。由于整个陕西地区没有别的队伍,无法比赛进行切磋,他们只能自己亲身充当球员,和这些队员们进行对抗,在训练中不断提升。

  发展壮大 资源紧缺

  从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20多人,曲棍球队正与日俱进。成立以来,基于学校在“曲棍球”及校园体育工作的显著成绩,学校被授予“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基地”的落户,不仅代表着学校成为陕西省唯一一所被授予“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称号的学校,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达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的目的。

  而这支女子曲棍球队在2016年、2017年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中取得第11名和第6名的佳绩,今年3月份接到香港曲棍球协会的邀请,受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管理中心曲棍球协会委派,赴香港参加首届五人制曲棍球交流赛荣获季军。

  “曲棍球是一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规格都很高的运动。记得一次球队差套守球员的装备,我就向王校长反映这一情况,当时校长对我的鼓励、触动很大,他毫不犹豫地跟我说,买,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不能在这方面让孩子们空缺。”学校曲棍球队指导教师刘亚萍告诉记者,当时校长对他们的鼓舞,让自己更拼。“如果没有王校长的支持,估计球队也走不下去了”。

  回忆比赛 顽强拼搏

  参加香港首届五人制曲棍球交流赛,是这群初中女子队员们第一次参加U18邀请赛,(U18属于高中阶段,18岁年龄以下,初中阶段为U15,小学阶段为U10、U12)这支队员年纪只有十四五岁的球队没有畏惧,勇猛顽强、积极拼搏、沉着应战,坚决执行教练员战术意识,最终获得了季军。

  当时比赛是在香港著名的跑马地场地进行,高温酷暑的天气,有的队员被晒伤,胳膊上全是水泡。

  “其实,每次参加比赛都会有特殊情况发生,很多队员被晒伤,还有人发烧,有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再加上高温的天气,孩子们更加团结,她们之间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比赛的时候守门员要配备护胸、护腿,踢球用的鞋套、手套和面罩,在40度的高温下穿着将近20斤的护具在身上,那种感觉可想而知。”刘亚萍老师说,通过比赛,不仅仅让孩子们长了见识,在技术上突飞猛进,更是锻炼出她们这种有品质、有毅力的精神,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迅速成长。

  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张可怡同学在香港比赛中连进3个球,表现突出,她说,“当时真的很紧张,上场后一直进入不了状态,但是打了五六分钟后,就觉得自己豁出去了,也没有想到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不同的比赛,总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曲棍球运动让队员们之间的配合更有默契,集体荣誉感也越来越强,队员陈昱彤说起香港的比赛,说着说着眼眶红了,“当时,因为我个人防守没防好,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大家,到现在都没缓过来,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在防守战术上不断提高自己。”

  这支队员年纪只有十四五岁的球队和U18的队伍敢同场竞技,当时受到了整个大会的关注,都为之赞叹。与此同时,台湾桃园市永平工商高级中学、香港拔萃中学队找到刘亚萍老师,希望和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结为姊妹学校,进行互访比赛和文化交流。

  展望未来 承上启下

  每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比赛前,学生们首先要通过文化课、技能、身体素质的测试,如果不合格,便不能参加后面的比赛。学校女子曲棍球队的球员们每次参加都全部通过。

  “孩子们都很优秀,很努力,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刘亚萍老师自豪地说道。

  目前,学校女子曲棍球队已在国家体育总局曲棍球协会注册了20名队员。面对现在队员零基础,没有衔接,也没有输送的尴尬境遇,刘亚萍希望将来陕西能多建几支曲棍球队,有小学生、高中生,形成梯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加入到曲棍球这项运动中来。

  “通过一次次的比赛,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坚强,也更加团结,以前球打在身上会哭鼻子,现在打在身上一点也不受影响,能继续比赛,从一开始的好玩,到现在的喜欢,再到执着,孩子们每天的努力从未间断,孩子的坚持也在促使我不放弃。现在不让他们练球,都不愿意。”指导教师刘宝说。

  现在,全队的队员们正在努力准备7月份的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她们将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1988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曲棍球之乡”称号),踏上又一次新的征程。  >>7版

新闻推荐

著名艺术家学者共同打造文艺盛宴 中国经典作品朗诵会举行

昨日,由陕西日报社、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协办的中国经典诗词作品朗诵会在西安...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