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中科院新研究发现: 野生娃娃鱼分多个物种

市场星报 2018-05-23 01:04 大字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在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有可能为8个)组成,这一成果打破了此前学界一直以来认为的“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结论,对今后中国大鲵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导和依据。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2日零时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达2米。据科研人员介绍,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及美洲大鲵共同组成了两栖类中的隐鳃鲵科。该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代(约160 Mya)。因而,中国大鲵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堪称 “水中大熊猫”。

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目前中国实施的保护策略也是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论断,对不同地方的种群还未加以区别对待。

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鲵并非单一物种,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个物种的划分。这5个物种(包括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与水系分布紧密相关,大致对应黄河、长江、珠江及钱塘江等水系流域。各物种间分化时间保守估计约为4.71~10.25百万年以前,属于有较长分化历史的典型物种。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陕西省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永锋)5月18日,记者从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电视电话会上获悉,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