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成就突出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化经营发展迅速

陕西日报 2018-05-21 06:5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汪曼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些年来,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技术装备补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数据显示,陕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近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设施农业快速推进,全省猪、牛、羊和家禽存出栏相对稳定,水果生产保持较高水平,蔬菜产量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0年间,全省农田水利条件有所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2016年末全省可灌溉耕地面积占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2.0%,近1/6可灌溉耕地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陕西省积极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省拥有拖拉机32.42万台,比2006年末增长24.7%;联合收获机1.6万台,比2006年末增长9.9%。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2%,比2006年提高34.3个百分点。2016年,小麦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为89.4%、85.5%和87.8%;玉米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为71.4%、58.2%和46.0%。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大棚、温室等农业设施较快增长,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温室和大棚占地面积54.95千公顷,比2006年增长3.8倍。其中温室占地面积9.17千公顷,大棚占地面积45.78千公顷。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文化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市民化进程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减少,人员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30天以上的人员数量为971.4万人,比2006年下降12.9%。2016年初中文化程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为51.9%,比2006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9.4%,提高3.9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的比重为1.7%,提高1.4个百分点。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量涌现。近年来,陕西省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大量涌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省农业经营单位达到4.84万个,比2006年增长9.1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016年末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39万个。

  规模化经营发展迅速。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耕地规模化耕种面积占实际耕种面积的比重为12.4%。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所占比重为5.6%;农业经营单位所占比重为6.8%。畜禽规模化养殖较快发展,全省规模化养殖生猪存栏占全省生猪存栏的比重为60.1%,规模化养殖牛存栏占全省牛存栏的比重为42.3%,规模化养殖羊存栏占全省羊存栏的比重为28.8%,规模化养殖家禽存栏占全省家禽存栏的比重达到73.9%。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对稳定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市场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在陕启动

  本报讯(记者王永锋)5月20日,2018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国家林业和...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