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身居幕后的航天工匠 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7107厂首席技师宋子深

宝鸡日报 2018-04-17 14:45 大字

本报记者张晓晔

初见宋子深的感觉是踏实、质朴,但听完他的故事后才知道,还有担当、创新与传承。他先后参与了神舟飞船、长征三号运载系列惯性器件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用工匠精神助力我国航天科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华丽蜕变。

今年 51岁的宋子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7107厂首席技师。 2006年,他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2012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 2016年,他被评为陕西好人榜“敬业奉献”上榜好人,随后又荣登中国好人榜。

其实荣誉满身的他是从一名普通技工、从工模具车间、从机床边成长起来的。刚入厂的宋子深比别人多了一分认真和细心,他提早就认识到了这份工作的特殊性和关键性——质量取决于精度。因此还是普通车工的时候,即使耳朵被轰鸣的齿轮机震得发痛、手被磨出血泡、鼻孔里都是黑色粉末,他仍能耐住性子学技术练手艺,精益求精,悉心钻研,不满足于现有技术。后来经他手磨制的刀具所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高出了四五倍,初来乍到的他很快成了 7107厂有名的“刀郎”。

爱钻研、超细心的性格特点加上在工模具车间 7年的历练,是他后来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基础。据宋子深回忆,当时还在车床岗位工作的他,前后接到过多次跨工种的任务。其中一次是厂里需要为国家某重点型号卫星配套的球形零件,精度要求在 0.0005毫米,粗糙度 0.04微米,厂里的技工们经过多番试验,精度始终卡在 0.001毫米左右不能提升。宋子深临危受命。几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有了突破,在最终测试环节,他们反复试了五六次,加工出的零件都没问题。在大家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宋子深却不敢放松,他觉得万一这五六次的合格只是巧合呢!于是,他继续测试,果然,后面几次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均出现了大小偏差。这一次,又是宋子深的细心将后期生产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了。

从工模具车间到现在的机加工车间,工作中的一次次挑战很快让宋子深从“刀郎”变成了“有难题找宋大师”的高级技师。“我是懒人,所以工作中一直在寻找更快更好更省力的方法。”宋子深幽默地说,他解决工作枯燥的窍门就是自主创新,一成不变会停滞不前,最终成为真正的懒蛋。所以,一路走来,宋子深攻破了很多老技术,钻研了不少新方法,但他从不做个人英雄,更不愿做垄断技术的大师。他说,航天事业中需要工匠,更需要接班人,新技术不推广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为一名航天工匠,他们的目标始终是为中国航天事业作贡献,不能存在狭隘的小我之心。

已是高级技师的宋子深精于细节的执着和对创新的坚持仍是几十年如一日,现在,每天除了在车间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和协助其他技师搞好技术创新外,还要搞好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周末对于他来说和工作日没有差别。最近,他带领的团队正在攻克用于国家载人航天重点实验项目中的高精度钛合金结构件,而这又是一次跨工种协作,又是一次他口中“懒”人寻求创新方法的挑战。

新闻推荐

放管结合便利多开放创新筑高地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秦汉新城功能区挂牌一周年纪实

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服务网站启动仪式。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综合服务大厅。自贸区文物数字化开发及应用研讨会。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秦汉新...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