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体坛视点 农科城马拉松的“加减乘除” □孙正好

淮河晨刊 2018-04-17 01:21 大字

15日清晨,2018年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鸣枪起跑。在国内马拉松数量规模持续“井喷”、特别是15日当天国内就有超过40场赛事的路跑热潮下,突出特色、提升服务成为“杨马”这样后起赛事吸引关注度的必经之路。彰显“农科味”,做好特色马拉松的“四则运算”,令赛事水平的提升也和跑者们一起“跑步前进”。

赛事服务“加”分量

作为曾经马拉松运动“洼地”的陕西,随着杨凌马拉松在2015年的诞生才填补了正规马拉松赛事的空白。如今随着省内马拉松的涌现,“杨马”又率先荣升中国田联银牌赛事。虽与国内外历史悠久的马拉松相比在知名度上还有欠缺,但杨凌马拉松更以其服务吸引着海内外运动员。

杨凌跑步协会负责人代普辉告诉记者,“以前比赛都是一拥而上,这次大家按照报名成绩分区起跑,在起跑阶段不至于太拥挤,既安全也有助发挥。另外无论在安保、补给和救援的点位配备,现在也都比第一届更科学。”

代普辉拿给记者看手机上的一条短信,显示他与其他400多名选手已成为“杨凌马拉松终身运动员”,获得了一块印有赛事标徽的玉牌和一系列礼遇。“我此前三年连续完成了比赛,今年再次报名就能获得‘终身证\’。我觉得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培养忠诚度的一个手段。”

“杨凌马拉松始终将选手体验放到第一位。”杨凌马拉松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少文说,无论是发放“终身运动员证”,还是一系列服务水平的提升,都体现出了“跑者第一”的理念。

“减”掉负担说跑就跑

杨凌马拉松的人性化不仅体现在种种“提升”上,也体现在“衣食住行”全方位为跑者“减负”,这里就不得不提杨凌的“农科”特色。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自身也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绿色农产品与食品。本届比赛上,具有陕西观众特色的免费早餐就一饱“吃货”跑者们的口福。

旗花面、麻花、桑葚果汁、牛骨汤,琳琅满目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赛场西侧的早餐区域在比赛当天一早就排起了长队。“不吃了不吃了,再吃一会儿就跑不动了。”看见记者走来,一名刚连汤带面吃完一份旗花面的女跑者摇着手跑开。

主办方不仅免去了跑者大清早四处找早餐摊的麻烦,还与铁路部门合作在比赛前后开通西安、杨凌之间的“马拉松班列”,并联系当地酒店延迟退房时间至下午3时,让跑者在一上午的比赛后能够舒舒服服吃个饭、洗个澡再返程。

另外,本次比赛还在一个细节做了“减法”,那就是起跑仪式上不致辞、不讲话,直接鸣枪开跑。“以往热身结束后还要等很长时间的开幕式,要是像去年一样遇到雨天,身体很快就凉下来了。今年说8点起跑,一分钟都没耽误。”宝鸡跑者滕飞说。

三赛合一“乘”上改革东风

随着体育改革不断深化,普通人走上国内、国际大型运动会的赛场已不再是天方夜谭,特别是在群众基础广泛的路跑领域。本届杨凌马拉松进入中国田联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序列,参赛选手将有机会在国际大赛的马拉松上一展身手。“今年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从4月至11月举行9站比赛,杨凌是第二站,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场。”张少文告诉记者,全国锦标赛落户杨凌,既是对此前几届办赛的肯定,也是对于中西部马拉松爱好者的支持。

他说,锦标赛也属于“我要上奥运”系列活动,将公开选拔男、女各一名选手参加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赛。

破“除”运动恢复误区中医有妙招

冰敷对于运动损伤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之一。作为全国首个为运动员在赛后设立冰敷区的赛事,今年“杨马”继续设立赛后冰敷区,用于缓解选手肌肉、关节的疼痛感与肿胀感。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赛后用冰敷缓解损伤。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王卫刚坦言,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冰敷更适合用在运动后出现创伤性肌肉损伤的人身上,但无创伤性肌肉损伤的跑者并不适合赛后冰敷。

去年杨凌马拉松上,由陕西中医药大学师生组成的赛后恢复团成为赛事“网红”,他们通过针灸、推拿等技法令不少参赛者“满血复活”。今年学校派出200余名专业康复师,在全程和半程马拉松终点各设一处赛后恢复区。全程比赛还没有结束,不少结束迷你马和半马的跑者已经把恢复区围得水泄不通。

陕西中医药大学团委副书记杨帆说,通过针对性的推拿、针灸、拔罐等服务,他们在去年获得了中外选手和主办方的点赞。

新闻推荐

陕西省今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5月19日至20日进行

  记者杜丽芳  记者15日从省考试管理中心获悉,陕西省今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将于5月19日至20日进行。6月12日后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公布面试结果。&#...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