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社论】所谓“普陀山上市” 大家在焦虑什么?

2018-04-13 19:19 大字

4月2日,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旅股份”)更新了预披露招股说明书。4月11日,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刊文《谁在将佛教商业化——普陀山上市的忧思》指出,以“普陀山”名义上市存在将佛教商业化之嫌。

普旅股份主营业务为旅游客运和香品销售等。目前,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浙江省舟山市国资委已经表示,将充分考虑各方关切,不以“普陀山”作为股票名称,反对利用宗教商业炒作。所以并不存在“普陀山上市”一事。

其实,普陀山是佛教圣地,也是地理名称,普陀山所在的舟山市辖区还被命名为普陀区。在舟山市境内以“普陀山”或者“普陀”命名的商业机构不在少数,但是针对这次所谓的“普陀山上市”的担忧,也不算是佛教界的庸人自扰。

事实上,宗教商业化问题沉积已久。“普旅股份”上市之所以引发争论,根本原因还在于太多的宗教商业化恶例,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很多宗教场所既承载了宗教活动的功能,也吸引着四方游客。但是,世界主要宗教均主张慈善和公益。将宗教场所开发成旅游景区,伴随而生的商业化现象与宗教理念产生了冲突。

门票问题屡被诟病。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寺庙之一,游客经常吐槽少林寺的高票价。围绕门票分配问题,少林寺甚至和地方政府打起了官司。陕西法门寺景区也被质疑“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打着宗教旗号实则与法门寺无关的景区建筑气势磅礴,真正的法门寺却蜗居于景区一隅。

如果说知名宗教场所,因为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半推半就地走上了商业化之路,那么一些“山寨宗教场所”,则主动地把信仰当成一笔生意。2017年,河北易县的“奶奶庙”被媒体曝光。每年总收入近千万元、村民承包庙舍、村委会视之为经济支柱,这幅光怪陆离的画面突破了人们的想象。

有媒体曾总结过宗教商业化的“十宗罪”:高价香、随意放生、功德箱成了景区的小金库……现实中,世俗的商业力量过多地侵蚀宗教,而宗教无力发声,需要更高层面的规制。

去年11月,国家宗教局、中央宣传部等12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今年2月,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正式施行。新规都对症下药,剑指宗教商业化,比如,规定宗教活动的收入应当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禁止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等等。此前,国家已明确规定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

抵御宗教商业化,还有赖于宗教人士自身的正本清源。位于北京凤凰岭风景区内的龙泉寺,被誉为“出家僧人平均学历最高”的寺庙。离声色犬马的大都市不过咫尺之遥,这家“网红寺庙”却克服了商业化的诱惑,成为宗教事业良性发展的范本。这与当家人的坚守,与信众的诚心正意,无不有着紧密联系。

新闻推荐

文本与心灵的撞击 ——读《我见红楼多妩媚》

一直以来,《红楼梦》深入学术领域,成为被赋予微言大义的高文典册,但立足于文本细读的《红楼梦》赏析性文章,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领悟,却更符合小说的本质和传播规律,也更符合小说作者的写作目的。林梅朵...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