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新使命深耕改革试验田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陕西日报 2018-03-30 06:24 大字

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挂牌运行,为陕西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陕西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办事越来越便捷。本报记者刘强摄

本报记者高振博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地区率先成为开放试点。试点与试验也成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法宝”。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

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批自贸试验区的省份,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陕西参与到当前中国最前沿的改革开放试验当中。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自主探索的结合中,自贸试验区建设被寄予无限期望。

2018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周年。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历史进程中,陕西自贸试验区迈入了成长新时期,迸发出新活力。

制度创新驱动更高层次开放

改革开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放眼世界,中国需要在全球产业链上寻找新定位;立足国内,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发展命题。中国身处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口。

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到四川、陕西等三批11个自贸试验区肩负国家使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探索。当土地和人口红利难以为继,制度创新成为发展新窗口。

为国家试制度,为区域谋发展。这一次,身处“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的陕西,历史性地承担起建设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要使命。

一年来,陕西聚焦《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狠抓试点任务落实;推出各类制度创新举措,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突出陕西特色,积极推进差异化改革;突出复制推广目标,精心培育创新实践案例……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陕西把握住制度创新的主动权,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陕西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实现全程电子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货站前移”“舱单归并”等24项创新监管举措推出……

借助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举措,陕西对外开放开始迈入更高层次。

作为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研发中心之一,英特尔移动通信技术(西安)有限公司要与英特尔在德国、印度的研发中心进行协同研发,所需样品、物料需要频繁、快速出入境。陕西自贸试验区选取该公司为首批试点企业,开展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全程保税业务试点。通过海关监管制度的创新试点,通关时效提升近95%。

一步胜招,满盘皆活。陕西正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热土。截至今年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1434万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超过3300亿元。

自贸试验区建设积累陕西经验

30多年前,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如今,改革不再是从沿海到内陆的阶梯式递减,而是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破局者。陕西自贸试验区借助地处“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改革,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贡献陕西经验。

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开放路径——

去年,爱菊集团位于哈萨克斯坦的30万吨油脂厂建成投产,借助通关一体化举措,爱菊集团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优质粮油直接运到了“家门口”。“以前每个车皮都得单独报关,现在可以‘舱单归并\’报关。像油脂这样的散装液体,现在还可以留样报关,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先放行,到西安国际港务区后再检验。”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冬萌说。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如今借助“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机遇和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平台,陕西加快陆上、空中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目前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的“长安号”国际班列已可到达中亚五国以及德国、波兰、芬兰、匈牙利等多个欧洲国家。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借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积极推动临空经济发展。

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2月上线运行的中国军民融合平台,是陕西发挥军工资源和产业优势的一次重要探索。该平台汇聚了军民融合各方资源,提供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服务,旨在构建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如今,该平台专利数据超过8000条,专利转让信息超过5000条。

不止军民融合领域,陕西自贸试验区还大力发展高端制造、金融贸易、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加速聚集。

形成“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陕西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承担了更多使命。

如何更好地发挥陕西文化、教育、旅游等优势,文化产业如何加快“走出去”,如何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不断深化……这些领域始终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探索人文交流新模式的重要思考点和发力点。

合作创办“国际交通学院”,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建设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对外文化商品贸易平台;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探索文化贸易新领域……陕西自贸试验区经过一年的探索,正书写自己的答卷。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和模式创新,陕西自贸试验区构建起民心相通的坚实基础。

让改革试验田次第花开

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陕西加快东西双向开放、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理念的指引下,陕西深耕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田,打造先行先试的大平台,积极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助力陕西加快追赶超越。

加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服务更高层次开放——

陕西自贸试验区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深化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改革创新步伐,争取国家在陕西开展自由贸易账户试点……陕西自贸试验区将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进一步突出差异化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统筹国家开放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把制度创新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等特色优势领域,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结出更多硕果。

立足自身定位和优势产业,为陕西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区功能区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都;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正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和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国际文化体育交流新平台;杨凌示范区片区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为重点,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举措和产业聚集效应,将助力陕西加快高质量发展。

千年之前的长安城里,商旅云集,贸易兴盛,极盛时期仅外国商人和留学生就超过10万人。如今,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正为中国和陕西新一轮开放发展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在深耕改革试验田的过程中,开放发展之花将次第盛开。

新闻推荐

山西繁峙:张口监督伸手要钱 2名借报道敲诈企业假记者落网

近日,在忻州市公安局的支持下,繁峙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敲诈勒索案,两名以新闻监督为由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的“假记者”在繁峙落网。2018年3月8日下午,繁峙县环保局接到自称“百灵环保网”记者的举报...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