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林政昇:秦兵马俑展何以在英国大受欢迎
2000多年来,一群真人大小的兵马俑秘密守卫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直到1974年的一次偶然发现,才揭开了这个消失的帝国的神秘面纱。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每次的海外展览也都是博物馆年度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游客们即使需要排上数小时的队也要一睹这些传说中的泥人的风采。
2018年2月9日到10月28日,主题为“秦始皇和兵马俑”(China's First Emperor and the Terracotta Warriors)的展览由英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文化遗产交流中心主办,在英国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跨越了近1000年的中国历史,从春秋战国的冲突和战乱,到秦汉时期的成就和文化遗产,展品近200组,其中一半从未在英国展出过。这注定又将成为一场不可错过的国际大展。
展厅外排队的人群
借专业之便,笔者有幸参与到了此次展览的准备和布展工作,也因此机缘,采访到了此次展览的客座策展人林政昇博士。林博士先后获得牛津大学中国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后任职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高级研究员,负责亚洲艺术品收藏的研究和展览工作,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早期物质文化和汉代文物。
英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海报
兵马俑再度登陆不列颠
澎湃新闻:秦兵马俑从发现之日就一直备受关注,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展览吧。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亮点?
林政昇:这次展览主要是以秦代的兵马俑为主,但是我们也把故事往上往下延伸。一开始,我们先介绍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包括秦国的发迹,它是如何经过改革累积实力直到到战国末期统一天下的。之后,是秦朝的发展,这是我们的核心板块,秦在短短的15年之间有哪些政绩,包括地面的、地下的文物所反映的以及史书上记载的。汉代是我们第三个板块,秦对汉代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汉代是继承了秦的制度,才有了之后的大发展。
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当然还是兵马俑,其次,约有一半的展品是从未在英国展出过的,比如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研究所提供的一些40年前从汉代景帝、武帝皇家陵墓和秦景公墓等其他墓葬中发掘出来的文物。很多展品都展现了君王对永生的追求,以及人们“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这些能很好的帮我们理解2000多年前人们的生活以及对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澎湃新闻:秦兵马俑上一次在英国展出还是十年前,在大英博物馆,成为大英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展览第二名,总参观人数超过85万人次,仅次于之前的图坦卡蒙宝藏展(1972年,参观人数超过165万人次)。这次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选择了利物浦呢?
林政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物浦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利物浦的华人社区是欧洲最古老的。同时,今年恰好也是利物浦获得“文化之都”称号的10周年,这次展览也是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另外,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是一个英格兰地区除伦敦外的唯一国家级博物馆,所以我们决定将此次的展览在利物浦举办。
进入展厅,迎接观众的是圉人俑和马俑。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随葬坑出土,国家一级文物
澎湃新闻:兵马俑有千千万万件,为什么选择这些兵马俑?
林政昇:据统计,现在兵马俑总共发现有大约8000件。目前为止,出土的兵马俑只有2000件。这2000件,复原之后,提供研究、教学和展览使用,其他的6000件,还埋在地下,目前还没有发掘计划,因为每件兵马俑的发掘和之后的保护工作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事实上,除了兵马俑之外,秦始皇陵还有其他600多个随葬和陪葬坑,短期内是不可能发掘完的。
这些出土的兵马俑面部特色可谓千人千面,每一件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选择的这些兵马俑代表了不同的阶级,比如将军俑、战士俑、步兵俑、骑马俑、还有看守马匹的管理员,所以我们尽量选择不同类型的俑种来展览,因为中国政府对兵马俑的展览数量有限制规定,每次不能超过10件(包括马俑),但是通过这十件,我们对于兵马俑会有一个很好的概览。
此次展览中的7件兵俑和1件圉人俑。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随葬坑出土,国家一级文物
彩绘步兵俑和骑兵俑,汉,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出土,高50厘米左右,国家二级文物
西方视野下的兵马俑
澎湃新闻:兵马俑的发现对西方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林政昇:兵马俑特殊的地方就是,在他们被发现之前,中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风格的作品。首先,就是这种真人的尺寸。第二,就是写实程度。一般的中国雕塑不是写实风格的,特别是其中一个兵马俑还出现了肌肉线条的纹理,一些人就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中亚或者更远的希腊艺术的影响。
西方人对兵马俑的意义是不太了解的,他们不了解为什么中国人要花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去制作这些千人千面的俑,还埋在了地下,外国人会觉得这有什么用呢?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人对人死之后的观念,这一点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古埃及人比较像,相信来世,也就是下辈子,相信来世是这辈子的延续。他们认为现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同样会发生在来世,所以皇帝会把他们需要的东西同他们埋葬在一起,包括仆人、军队、青铜器、金银器等。
除了兵马俑,本次展览还展示了很多秦代其他文物,让公众更全面的了解秦代生活。图为秦代错金银乐府钟,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出土,通高13.14厘米,国家一级文物。乐器,通体有错金银纹饰,在钟钮的一侧原刻有小篆体“乐府”二字,一般认为乐府是汉代的官署,“乐府”钟的出土,证明了秦代就有乐府的设置。资料显示,此钟内壁有四个调音带,经测试,目前属于C调。? Mr. Ziyu Qiu
澎湃新闻:兵马俑的主人公是将士,这是否与中国强调的和平形象不同?
林政昇:这个倒是很难解释。“和平”这个概念在战国时期就有很多思想家提出来,兵马俑,事实上,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来世不受攻击,它所强调的是防御,而不是攻击,是帮助墓主人抵御外来的侵袭。
兵俑展区
东西帝国与文明发展差异性
澎湃新闻: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主流的一种政体形式,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不同的帝国呢,比如秦汉帝国或者大英帝国?
林政昇:“帝国”这个概念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把邻国并吞起来扩大成自己的领土且把利益往本土输送。秦汉帝国、大英帝国,还有罗马帝国,都是一样的,他们都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吞并其他国家。
大英帝国对现在的影响还很深远,他们在18、19世纪的时候,实力强大,占据了很多国家,像印度、澳洲都是大英帝国的领土范围。秦汉帝国也是一样的,领土范围广阔,今天韩国北部、越南北部都是秦汉帝国的领土。所有的这些帝国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武力来扩大自己的疆土和权利。帝国时代是不可能有和平的。
一号铜车马
澎湃新闻:在公元前200年的时候,英国的状况是什么?
林政昇:公元前200年的时候,中国是秦统一天下,而大英帝国还远没有出现。之后公元前后,英国被罗马帝国吞并。那时候的罗马帝国以意大利为主,扩张到现在的法国、英国等国家,像刚刚讲的,罗马帝国是没有和平的,是以武力为主的扩张。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英国是在罗马统治之下的。
澎湃新闻:怎样看待这样的差别?
林政昇: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发生在每个国家的石器时代、铁器青铜时代等各种时代,都是不一样的,不是在同一时间一并发展的,历史不是线性的。你想想看,现在亚洲和西方世界非常先进,但非洲国家还是很落后。所以每个国家、每种文明的时间和长短都是不一样的。
二号铜车马
澎湃新闻:兵马俑所代表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帝王理想,背后是中国古代信仰世界的表达,英国人如何理解这种价值观念?如何向公众传达这个信息?
林政昇: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通过这个展览游客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信仰体系。许多基督徒相信他们死后会去天堂,这与中国古代的来世概念并无太大不同。古代中国人创造兵马俑这种所谓的来世信仰的表达,跟文化背景不同有关。通过这次展览,我们试图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秦代的人们,他们的想法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创造这些兵马俑?这些兵马俑背后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有点像木乃伊的发现,起初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直到其背后的文化观念被了解和解释。
澎湃新闻:您博士念的是中国美术史,从美术学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兵马俑和西方雕塑的艺术风格之间的异同?
林政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每个朝代和外国的联系都没有停止过,所以西方世界的一些国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中国有些东西也吸收到了西方文明。像元代的时候,因为受到贸易的影响,产生了很多的青花瓷,这些青花的制造就是为了满足中亚一带伊斯兰国家的需求,所以这些青花的造型比较大,器形、纹饰都是模仿伊斯兰国家的金银器为主。这类影响都是相互的。
有些学者认为兵马俑的写实风格可能是受到中亚,甚至希腊的影响,但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实际上,秦汉时期的中国雕塑和西方雕塑还是有差异的。西方雕塑是石头上的刻画,重在雕,而中国兵马俑则重在塑。虽然风格上都注重写实,但审美表现上并不相同,西方雕塑注重肌肉线条和身体比例,而兵马俑侧重的是规模上的气势和人物严肃的表情刻画。其次,在主题表现上也是不同的,西方的雕塑以塑造诸神为主,一般都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比如胜利、和平、自由等,而兵马俑则是写实的生活(战争)场景,体现的是军队的气势,是古代中国结束人殉的代替品。因为功能的不同,在艺术审美上还是存在差异的。
澎湃新闻:相信这又将是英国博物馆历史上的一次壮举,预祝我们此次展览圆满成功!感谢您的分享!
观展的英国民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侯燕妮)3月13日,陕西省外国专家局公布了2017年度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名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实验室申报的“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基地入选。“...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