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弘扬农耕文化 体验农事感受乡村生活乐趣

西安晚报 2018-03-19 05:43 大字

十多米高的秋千、精彩的斗羊表演、汇聚一堂的农耕工具……在主会场何村看完新农村、新农民和高科技后,附近还有一个地方是游客参加农民节期间不能错过的,那就是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集中展示由古至今的农耕文化和农民生活。

一进场畔大门,这里俨然一个传统的关中集市,油坊、磨坊、酱醋坊、茶炉子样样不缺,关中大烩菜、陕西蒸碗、蓼花糖等陕西特色小吃琳琅满目。

记者在展示区的墙面上看到,不仅有着地道陕西方言的介绍,还有讲述过去人们生活的农民画。美食街人山人海,有喝完需要摔碎碗具的摔碗酒、有色香味俱全的驴蹄子面和造型甜美可爱的棉花糖等各式小吃。

在农事体验区,犁地、剥玉米、磨面、纺纱、扛粮食等项目分门别类,集中在一起,供游人参与体验农事活动,也让带孩子来游玩的家长趁机寓教于乐。家住高陵的樊五九带着家人和亲戚来场畔游玩,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来过场畔,但这次的感觉大不一样。看到并体验陌生而又熟悉的农耕器具,让他回忆起了童年,“如今不在农村生活了,带孩子过来也是想让孩子知道农耕不易,要爱惜粮食。”樊五九一边教女儿磨小石盘,一边告诉记者。

还有很多市民体验了“荡秋千”,这可不是一般的秋千,而是高达十多米,两根粗壮的麻绳,人站在木板上,没有朋友在后面助力推一把,根本无法荡起来。在斗羊斗鸡场里,两只壮硕的山羊跟随人群的喝彩,你撞我躲,十分激烈。

在超级农耕体验区,记者看到上千把叉、铡草刀等颇有年代感的农具,很多市民在这里欣赏和回忆,“如今的农村已经见不上这些工具,都是机械化,也只能在这里看到了。”来自西安的刘师傅说。

最令人意外的是场畔内的博物馆,走进展区,这里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沉闷,分为9个展区,从农史到近代农耕;从农田灌溉到粮油加工;从马家窑彩陶文化到民俗七十二行;麦子的碾场、扬场、抢场、晾晒;农耕方式从人力、畜力到机械的转变;全面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农耕时期农具、农民生活的演变史。其中,民俗七十二行还还原了过去以经营传统民俗手工业作坊为主的画面,当铺、盐铺、油坊、绸缎庄、镖局……给人们一种身临传统农耕时期的生活感受。

高陵场畔农耕文化观光园董事长闫国新告诉记者,农民节开幕当天,我们迎来了高峰期,全天大概有六七万人入园。“农民节的举办对农民、对农村是巨大的鼓舞。”闫国新说。

新闻推荐

开工作室办网站 老人推广埙文化 一家三代人传承民间乐器

在陕西,75岁的制埙名家阴占忠和他的儿子、高级调音师阴育锋,用一只“阴氏陶埙”独步天下。去年,阴育锋的女儿阴梦菲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专业研究生,埙的传承,进入了更年轻的一辈。“对我来说,制埙更...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