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舞台剧 《繁花》的改编好在哪里
编者按:2018年1月26日-2月2日,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改编的舞台剧第一季上演。在第一轮公演期间,《繁花》戏剧评论界专家座谈于2月1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专家荣广润、丁罗男、吴小钧、周豹娣、李宁,以及舞台剧《繁花》的艺术总监张翔、文学顾问曹路生、创意顾问包含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以下为座谈会笔录。
出席人员
荣广润: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丁罗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
吴小钧: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周豹娣: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李宁: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朱光:《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虹:《上海戏剧》杂志编辑
张翔:舞台剧《繁花》艺术总监
曹路生:舞台剧《繁花》文学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剧作家
包含:舞台剧《繁花》创意顾问,市青年文联戏剧组理事
戴听听:舞台剧《繁花》宣传统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市场经理
《繁花》剧照 剧组供图
曹路生:《繁花》已经筹备了三四年,不容易。因为定位沪语为主,找演员就是一个难题,因为能说上海话的演员很难找。现在好不容易排出来了,尤其是由完全年轻的主创人员班子排出来的,观众也基本肯定了。我个人认为这是上海戏剧界非常重要的作品。北京有《茶馆》,陕西有《白鹿原》,上海以前没有,上海只有滑稽戏和沪剧,现在,上海有了一个可以与《白鹿原》和《茶馆》相提并论的作品,一个自己的方言话剧。方言话剧的前景非常广阔,做了第一次尝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个剧作,首先是原著小说基础好。金老师的语言,可以说很多不用改,搬上舞台就是戏,而且每句对话都有潜台词,非常好,非常有上海特色。当时他们问我语言问题的时候,我说一定要用上海话,不用上海话简直不能表现上海生活的质感,尤其要表现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很难的。年轻的主创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觉得还是非常成功的。他们扬长避短,发挥了他们的长处,避掉了他们对时代不了解不熟悉的部分,用新的现代的方式体现。
荣广润:《繁花》制作方买版权的时候,我就说他买了一个难题,这个东西太难了,因为这个戏只能用上海话来演。现在看了戏,我的第一反应是,比我想象中好,而且好了不少。戏最好看的部分我觉得还是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戏,第一太长,第二没有看到与六七十年代的联系。当然,三个小时的戏没有感觉累,而是非常有兴趣看,那就说明是好戏。我经常看戏,是职业观众,有些戏看了实在难受,要打瞌睡,但这个戏一点没有,这是一个总的印象。
从文本角度上讲,主线索抓得蛮好,就是三兄弟友谊。小说很散,用三兄弟与其他人的关联来反映这个时代,用三兄弟的遭遇和命运把这个戏提起来,符合戏剧的规律。
说到上海的地域特色,首先要说说马俊丰。这个戏马俊丰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虽然也有些问题,但至少上海的味道、上海的特点、上海人的形象得到了体现,比较能够表现原作的文学风格与面貌,这是很不容易的。六七十年代有几段戏挺揪心的,尤其姝华发疯那一段,演员掌握得也很好,这段戏我自己感觉是最动人的。这是两个最大的优点,也是我觉得这个戏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年轻主创和演员做到这个程度,是值得满意、值得骄傲的,因为毕竟不是非常有经验的专业演员。其中小毛跟阿宝更加讨人喜欢一点,沪生弱一些。整个九十年代跟六七十年代时代切换的做法,无论从文本还是舞台二度创作角度看都很自然,不会让没看过小说的人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这是非常好的地方。上海有这样的作品,应该说是上海人的骄傲。我们要用上海自己的文化、地域人文特色,来让人们认识上海,认识上海人。
提一点建议。从总体结构上来说,需要做一点精简,不一定三个小时那么长。九十年代的戏,尤其常熟吃饭那段戏过多,没有必要。还有李李身世的叙述,导演也过于追求折磨人的情感效果,其实无论是这个戏还是原著小说,都是在非常平实地展现生活,本身不带褒贬,但在这段戏里,我觉得导演的褒贬太多。如果让李李非常平静地,甚至像在说别人的经历一样说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才揪心。总的来说,九十年代的这些戏用力过度,篇幅稍多。如果九十年代的戏可以割爱删掉一点,可能这个戏会更加干净,删掉一刻钟都问题不大。
从人物上来讲,九十年代跟六七十年代的戏联系不多,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对九十年代造成的影响看不清楚。阿宝身上有一点,但不太够,蓓蒂变金鱼使他一直未娶,但是到底对他的精神产生怎样一种影响,他这一生到底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都缺少机会与篇幅来展示,他只是很客观很冷静地看待所有的男女关系。
沪生与姝华两个人的戏很重,最后一场戏是沪生读姝华给他写的最后一封信。六七十年代与姝华的关系以及后来姝华发疯这段经历,对九十年代的沪生有什么影响?似乎都跟他没有关系了,这很可惜。小毛的戏集中在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没有正式出场,是要留在第二季、第三季?我就不清楚了。小毛的形象完全靠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塑造起来,他的情绪与人物关系比较完整,这个人物塑造是可以的。比较弱的是沪生。这三个人物是不是能够想办法再加强一点。在第一季修改或者做第二季、第三季时,要避免这个问题。用两个时空交错的方式来写戏,却又看不到两个时空的联系,对人物、对意义都是一个重大损失,这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戏会有很大提升。
另外,多媒体运用得不错,但缺少一个能够比较准确体现上海市井生活的主体场景。转台运用也是好的,但只靠台侧一个理发店很难支撑起《繁花》这样一部大戏的典型上海场景,可能需要舞美设计另外寻找一个形象。舞台上双层平台框架的质感不好。因为很喜欢这个戏,所以希望做得更好一点。
吴小钧:小说我一共看了两遍。现在这个主创班子,有三件事情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第一件,我原以为这个戏应该是话剧中心来做,因为话剧中心各方面有保障,尤其演员的资源。这部小说是近年来上海最好的一部小说,应该确保它的成功。第二个意外,金宇澄是一个挑剔的人,但这一次很放手。第三个意外,主创不是真正的上海人。这个团队能不能把这么一部小说扛下来?所以我是抱着怀疑去看,之前屏蔽了所有的朋友圈,也没有点赞。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很不容易,不是客套话,做到现在这样,很不容易。
不容易在什么地方?现在的戏,从最基本层面讲,还比较好看,从剧场的效果来说,也还可以,但是我不满意。这牵涉到定位的问题。这个戏,要仅仅定位在好看,还是要有精品意识来体现这部精品小说?我认为应当是后者。这部小说,我个人的评价是:上海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百科全书。接下去我们怎么继续做这个戏,怎么来定位这个演出?是不是可以做成类似俄罗斯的《兄弟姐妹》那样?不要怕时间,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戏好的话都没问题,下午演、晚上演也可以,只要东西好。
第二个观点,戏里有几个地方出乎我的意料,譬如蓓蒂和阿婆的缺席。在小说里,这是两个具有高度诗意的人物,第一季里没有出现,如果是这样的处理,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加饱满、完整一点。这两个人物的破灭使我们充满想象,其影响扩展到九十年代。
我昨天和爱人一起看剧,她的观点和荣老师一样,关于九十年代那段(注:指荣老师认为九十年代常熟饭局戏太冗长)。但我的意见恰恰相反,我觉得它是契诃夫式的。原著小说里,很多场景表现的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是一段时间过去了,然后人物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现在为什么大家感到冗长?一是演员的问题,二是导演和编剧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但小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用这种方式推进的。
李宁:一直听人说,张翔很勇敢地把舞台剧版权买了下来,好像花钱买了一个累赘,到底怎么弄?其间也一直听到关于这个剧组的各种消息,始终对这个戏有一种好奇,有一点期待,更多的是担心。我是星期天去看的,看完后我对朋友说,很努力,我认为是及格了。戏剧这个东西真的很有意思,直到最后一刻大幕拉开的时候,一切都变成对的了。所以祝贺。
本来看到金宇澄说,这戏不用上海话来演,幸好还是用了,如果不用,不知道会是什么,而用了上海话,又没有变成滑稽戏和沪剧,说明分寸把握得比较好。那么第二、第三季还有什么内容?哪些是该做的,要做充分,哪些是隐在里面的,要梳理好,不然就会有问题。
张翔:当初策划的时候,我和温方伊反复讨论确定下这个风格,六七十和九十年代切换的做法,希望形成流动性,同时表示六七十和九十年代的上海在精神气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做三季?其实就是把这本小说分开来建模,用三个小模型把《繁花》构建起来,我不求仅用一个大模型就能完成这项工作。《繁花》小说本身与传统文学就有非常大的距离,没有戏剧性冲突,没有高潮,是单线、散点的,所以我们就分成三季作分切整合。第一季就做上海人的意气风发,就是他们年轻时的状态,要正能量。其实大部分的故事都没有结束,汪小姐的没有,李李的没有,小毛的更没有,只有姝华的故事讲完了,因为姝华只出现在六七十年代。此外,还会有其他精彩的人物,譬如陶陶、梅瑞,可以单独来做。我们用的第一个小模型,是由三兄弟的关系串起来的。
李宁:从整个结构上看,现在做了两个时代的跳跃,我觉得还蛮好的,但前后内在的戏剧逻辑还是有所欠缺,如果能找到一点情境上、人物之间内在的东西,则可使它更流畅一点,这应该不是很难。《茶馆》不是年代跳跃,而是有固定场景,但这种内在的戏剧逻辑推动着场景变换与过渡,还是需要一点戏剧的想象方式。
第二,人物。三个人在一起,没有什么戏,也就是在一起聊天,嘲叽叽地,这就很上海人,不像北方人侃大山,而是戳一记,出来一句,再进去一句,表演的时候很松弛,没有规定性动作,这种东西很好看,是《繁花》的精华。导演要有意识地把这种感觉做足,现在还不够。
老金的小说像圣诞树,上面可以挂很多东西,从取舍角度来说,从圣诞树上拿什么东西下来很有讲究,是拿一个玩具还是拿一个糖果,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刚刚其他几位老师说,剧中有粗口,我觉得这起码非常真实。张献昨天说,上海终于有了一部没有文艺腔、比较实在的作品。“实”相对来说已经够了,但是“虚”并没有,这就会有那么一点不满足。最后拆信那段,姝华隔空念信,当然不是要那种非常文艺腔的“虚”,但适当可以有一点。至于蓓蒂那条线,有人说拿掉好,我觉得这正是可以提供一点点诗意的地方。这条线还是要想办法拽出来,不论是明着拽还是用其他方式,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现在却没有。
周豹娣:我们上海始终希望有一个好的戏剧作品,看你们这个团队一开始还是有所担心的,但是最后看了以后点点头,真的还可以。不过我觉得你们在做这个东西的过程当中,其实有时是没有自信的。感觉上你们自己也很担心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像是摸着石头一步一步走。但是看到最终效果真的是蛮好,好像有种阴差阳错的感觉。我曾经讲过,小说的基因好,它有足够丰富的人物,还有路生讲的语言,我现在看到戏中很多好的语言,是原来小说里有的,这些语言直接搬上舞台去就可以。
其实我也有担心过这个戏的编剧不是上海人,但是我认为编剧有一点是好的,她是懂戏的,虽然在结构上似乎有一些问题。但因为所有的戏都是跳跃式、片段式的戏,并且她把每个片段都做好了。所以不管怎么样,每个片段单独来看还蛮好的。所有的片段基本上都能站得住脚,又不沾光又沾光。
我感觉导演对整个戏其实还没有真正的美学追求,他只是要把这个戏效果上弄到更好,所以我们看到他从他的戏剧性出发拼命地在加东西。为什么大家要争这个,争影视背景的这件事,可能就是觉得它太杂了。包括后来处理小说的一些片段,我觉得他很用力,反映了导演他害怕失败,我觉得这也许是不够自信。这个戏的结构是一段六七十年代,一段九十年代,原著也是如此,我对这个结构还是认可的,但是目前的状态还是粗。看似流畅,也蛮热闹的,蛮符合上海人的味道。但是其实你不能仔细地去推敲,因为就是太粗了,包括一些段子怎么样可以提炼得更好一点。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原因,有的可能是演员功力还不够。语言一跳两跳就出戏了。
这个戏是接地气的,但是反过来说,真正的内涵和丰富性依然是不够的。包括这个结构前半段、后半段这些生活放在一起,到底他想表达什么东西我始终是找不到答案。我同意大家说的,要做一个精品就需要有几层含义,表层和深层的,普通人看到的和有思想的人看到的不一样。还有这部戏中,上海人的很多特质没有出来。比如说上海人生活的精致,哪怕是在一个不好的、条件很差的地方,也要追求这种精致。比如说一个细节,上海人把一个军衣都要改改穿,女孩子穿出去会很好看,这一点上海人毕竟还是跟其他地方人不一样。我觉得就这种东西大家可以再讨论讨论,能不能再加一点,但是总体戏的基础是非常好的。我不知道你们的想法,你们第一季还准不准备改。
张翔:还是要改的,其实我的结论也是这样。现在这个戏真的是好看,很多观众感觉蛮酣畅的。昨天结束后碰到个朋友,她说我现在不跟你说话,让我先走两步,她觉得被感染到了。但的确,我们离精品还是有一段路要走,之后肯定是要做几轮讨论,刚才老师们提的几个问题我都觉得要改善,比如说舞美精细化程度。我昨天还在和导演说,所有舞美都要像那盏路灯一样。舞美这部分的对接也还存在问题,接下来要做优化。还有理发店,很早就出现在舞台上,但直到最后才出戏,这个理发店和小毛、银凤的空间关系,观众搞不清楚,但是它在小说里是非常重要、神秘的故事发生地,包括洗衣女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丁罗男:总的感觉,温方伊的改编基本成功,但缺点还是有。她是懂戏的,知道怎样从小说中抽取可改造为戏剧行动线的东西。这个戏和传统戏剧还是不一样,行动线不是贯穿得那么强烈,小说完全是断断续续地,完全不强调外部情节的贯穿。反过来说,整个小说就是由大量细节构成的,用对话说出来的细节。舞台容量有限,做到现在这样,我觉得确实不容易。这个本子还是不错的。
刚刚讲到蓓蒂和绍兴阿婆,我看小说时非常注意这两个人物,两个人都很单纯,尤其是蓓蒂。蓓蒂弹钢琴的纯洁形象,这种诗意给阿宝留下的烙印太深了,影响了阿宝后半生的性格,包括对女人的态度。阿宝总是不声不响,因为精神创伤很大。蓓蒂和阿婆在第一季里都没有出来,但到第二、第三季必须出来,不出来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这牵涉到怎么理解这个戏。
读过小说的都知道,它的叙述方式是后现代的。所谓后现代,就是绝对客观,作者几乎没有自己的叙述倾向性。如果是话本,说书人要有所谓的“表”,“表”的时候带有自己的意见,有倾向。叙述成分越多,作者的倾向就越显露,而《繁花》小说的叙述非常简洁,除非很细致的物质性描写,比如谈到园林、邮票,关于邮票的描述占了两页多,还有翼风航模店的飞机模型等等,细节非常多。这些细节都是通过人物来讲的,作者没有叙述,这就是客观,用事实细节、人物对话来表现,作者本身不表态,有的地方很冷峻,通常艺术作品里需要的情景渲染,他都是平平静静地。恰恰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所谓百科全书的味道,有点像《红楼梦》。
我在读金宇澄小说的时候,和大家一样,都觉得蓓蒂和阿婆这两个人物间的关系很有意思。我们老上海家庭里经常看到这种关系,一个小孩和一个管家绍兴阿婆。上海的佣人以前都是绍兴人。一个是满脑子传统、迷信的老人,给小孩讲的故事反映了她的知识,另一个是天真单纯的少女,弹西洋钢琴,这是上海才有的特点,这两者构成奇妙的组合。在小说中,蓓蒂和阿婆的关系很简单,几乎是在重复阿婆一讲故事,女孩就说已讲过了,不要讲了。阿婆讲来讲去就是那些故事,讲完故事后就叫女孩去练琴。还有关于金鱼的故事。因此,这两个人物构成的意象可能就是这个戏的戏核,具有象征意味的诗意。
所以在二、三季里必须延续这个形象,至于出来还是不出来,我觉得可以整体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出来也是可以的,不复杂。如果觉得困难,那就干脆不出来,但必须通过在场人物把那些场面一一回忆出来。第二季不可能不提六七十年代,整个结构也还是两个年代穿插的。改编的剧本已经跟原著小说不一样了,这是舞台的需要。所以可以大胆一点,继续把第一季里的某些场面、情节、人物作延续性体现。比如蓓蒂和阿婆这一老一少可以通过人物台词讲出来,这完全不违背原著小说。为什么这是六十年代这条线的戏核?正如周豹娣老师说的,书里那么多上海的画面,那么多人物,那么多场面细节,到底想说明什么?作者没有直接说,但有了这个意象之后,大家领悟到隐藏在看似平凡甚至琐碎的东西之后的意义。
说到曹路生提到的停顿,一定要有两三个场面能够不响,这也是上海人的特点。现在整个戏的节奏还是太平,不要企图把每场戏都搞得热闹好看,该停的时候还是要适当静下来。
多媒体总体不错,通过视觉形象来补充小说所描写的上海环境和上海特色。舞台上难以通过演员对话来表明的事情,通过多媒体也可一目了然。作为背景,多媒体起到了氛围渲染的作用,但又不抢戏。现在很多多媒体做得五花八门,掩盖了戏本身。《繁花》多媒体分寸拿捏比较好,有的戏是抽象的,多媒体也不做具体的,否则把观众的目光都吸引到多媒体上去,这是不好的。多媒体用得好的戏不多,陆帕的《酗酒者莫非》是一个,把人和景糅合得很好,也没有抢戏,突出了表演。
小说里,刻意设计的痕迹很少,但这三个人的身份设计是有意义的。三个人三种身份,哪有这么巧?这不太写实,也不太契诃夫,是故意为之的。上海的资本家数量全国最多,产业工人数量也是全国最多,这是上海的特色,是上海市民的两种代表、两个极端,处于两者之间的有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家庭出身的等等。刚刚很多老师说到过三种人之间的差异不大,对比还不够鲜明,我蛮同意,特点抓得也不是很准。但三人也的确有共同之处,上海男人共有的特性附加在他们身上,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这是两难。我们批评起来容易,但真的做起来,我们也都知道,确实是难。
张翔:出于对《繁花》对上海的某种使命感,这部剧我们谨慎策划了三年多,制作阶段也是小心翼翼,希望做出一部与原著以及这座城市都具有对称性的舞台作品。目前的演出效果不错,也同时给了我们接下来做进一步精修的机会,今天的很多意见都是我们接下来 的优化点,继续打磨好第一季,筹划后两季,力争使舞台剧《繁花》成为真正能代表上海的一台戏。再次感谢!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2月21日电记者从陕西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今年陕西省将实现县级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全覆盖,切实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陕西省2018年将启动实施11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改扩...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